-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拿按摩教案的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推拿的起源
推拿学是以“手法”作为防治疾病主要手段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按杌、导引。是指用手、其他部位(肘、臂、膝、足、背、臀)或工具,在人体体表的部位或特定的穴位,运用力的技巧性变换,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起源无证可考,现一致认为是早期人类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的保护反应。实践→理论→实践。如:急救掐人中、劳累捶捏肩背、心脏的胸外按压。
《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者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扁鹊用推拿按摩救治虢太子(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游按摩 )
按摩与推拿的区别:
1)按摩——目前认为多数属于保健行业的范畴。如美容、洗浴、休闲、旅游、手足等按摩。在国内主要为按摩师操作,在国外多为护士、按摩师操作。
2)推拿——现多数属于医学治疗行业领域。如脊柱推拿、旋转手法、内功流派等。无论在国内外主要为医生操作。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推拿的形成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和水平低下,文化不发达,所以一些抚摸的手法,形成了早期的医疗雏形。随着原始社会的瓦解,以及奴隶社会的的形成,在当时的医事制度管理方面,按摩术已成为了一个专科。
夏商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医事有所发展,出现了中药,此时按摩术和中药成为这一时期的两个主要医疗方法。
《黄帝内经》中多篇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胃痛、高热谵妄等。《韩非子》、《老子》、《墨子》、《史记·扁鹊传》等对按摩术都有记载,并且形成了一些手法。
秦汉时期随着中国的统一和封建制度的形成,祖国医学体系也随之形成。按摩术也日趋完善,此时出现了我国的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此书十卷,与当时的《黄帝内经》、《华佗别传》等著作均大量的记载了数十种的按摩手法,确定了按摩术在医学中的地位。其中值
得一提的是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是按摩理论的体系化形成时期,按摩术对于当时医学的贡献最大。
从内经等书可知人类最早的治疗手段是属于物理性质的疗法,推拿、针灸、热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发现自然药物→化学药物(明、炼丹术)→生物药物,医学发展进步(有副作用、危害性大)。
目前国际医学界对人类古老的物理手段重视,无副作用、优点多,是一门年轻的有发展前途的未来科学。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推拿的发展
1.晋代:
1)葛洪介绍了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手法“治失欠颌车,蹉开张不合,一人以指牵其颐,以渐推之则复入,推当疾出指,恐误啮伤人指也”。
2)推拿用于急救。
2.隋唐时代:
1)有关医著及医政的设置:众多著作: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进一步总结自我按摩和膏摩疗法。按摩医政设置和按摩教学始于这一时期。太医署设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授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以正之”。开展教学工作。
2)治疗范围的扩大和治疗方法上的发展。在人体体表按摩时,涂上中药制成的膏,一方面可以起到润滑作用,防止体表皮肤损伤;另一方面可以使手法与药物有机地结合,增进手法的疗效。膏摩法在当时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开始应用于小儿病症的治疗。此外按摩治疗的范围也有所增大,如《唐六典》中的“按摩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3)隋唐时期经济、文化、交通发达,对外交流不断增多,按摩术先后传入到朝鲜、日本、印度等国家。在日本此法称为手技三法并将推拿纳入国家法令。
4)推拿与导引、伤科的关系。唐·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最早骨伤科专著,唐·沈汾《续仙传》。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