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doc

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综合治疗结合干细胞移植在中晚期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王天胜 刘永灿 郭利 丁海蛟 王法 张英霞 杨晓凤 王红梅 【摘要】 目的 通过综合治疗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探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新的方法。 方法 本组38例股骨头坏死,按照Ficat分期:3期18人,4期16人。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Legg-Peryhes病)4人。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等的综合治疗方法结合干细胞移植。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4个月。 结果 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术前平均(54.3±5.32)分,术后随访平均(89.6±10.5)分,优24 例,良11 例, 差 3 例,优良率为92.1 %。术后放射线检查,股骨头骨质骨小梁明显清晰,骨质密度增高明显改善,局部可见新的股骨头生长。关节功能明显改善。 结论 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等的综合治疗结合干细胞移植的方法为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方法。可以明显改善股骨头坏死区域的血运,改善股骨头骨质的坏死状况,改善髋关节功能。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综合治疗; 干细胞移植 股骨头坏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在美国行髋关节成形术的患者10-12%是由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继发关节面塌陷和骨关节病所致。因骨坏死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平均年龄在40岁以下。但,青壮年因股骨头坏死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失败率较因其他原因而行关节置换的病例高,故在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前,应选择保留股骨头的姑息性治疗,理想的治疗结果是避免关节面塌陷,延缓疾病的发展,推迟甚至免去行关节置换(1-3)。我科自2005年6月对中晚期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滑膜切除、股骨钻孔、死骨刮除、植骨、血管植入、干细胞移植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中晚期股骨头坏死38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自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38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和CT检查,部分病例经MRI检查,所有病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诊断。按照Ficat分期:3期18人,4期16人。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Legg-Peryhes病)4人。成人股骨头坏死,34例,(其中双侧股骨头坏死5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6岁,儿童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年龄:3-7 岁。在成人股骨头坏死中,创伤所致:13例,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所致:9例,酒精中毒所致:6例,减压病所致:2 例,其他:4 例。 1.2 手术方法 1.2.1 骨髓干细胞的制备:患者手术前晚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吉粒芬,杭州九源药业公司)300U/次,皮下注射,进行干细胞动员。术前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双侧髂后上棘部位,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用骨髓干细胞采集针缓慢抽取双侧髂后上棘的骨髓血,单侧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骨髓血约300毫升,双侧股骨头坏死患者约400毫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1-4)×1011L-1个,CD34+细胞1.4%-3.5%(2.4%),CD133+细胞1.13%-3.25%(1.88%),制备成单个核细胞悬液10-20毫升备用。5岁以下患儿使用脐血干细胞,8-10毫升。 1.2.2 手术方法: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患侧局部垫高,采用改良的Smith-Petersen切口,保护股外侧皮神经,暴露股直肌后,在其髂前上棘的止点处,予以切断,游离至神经支配处。暴露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与水平支,游离血管束后,予以结扎,通常保留长度5-7厘米,利多卡因棉片予以保护。十字切开关节囊,多数可见关节囊明显增生,限制关节活动度,将增生关节囊予以切除,同时切除增生滑膜,暴露股骨头,将股骨头赘生物予以切除。大粗隆下用克氏针定位后使用0.4空心钻行股骨钻孔减压,股骨头、颈交界处向股骨头方向钻孔后,根据患者的术前放射线及MRI检查,彻底刮除股骨头内的死骨及囊性变组织,根据患者股骨头关节面塌陷情况,取自体同侧髂骨,根据股骨头塌陷程度,进行大块植骨或局部松质骨植骨,并同时取多量的髂骨碎块备用,将制备的干细胞悬液,采用纤维蛋白胶与髂骨碎骨块溶和,移植入股骨钻孔处,将制备干细胞抽取2-4毫升,注射入已游离的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与水平支的血管腔内,将该血管束植入股骨钻孔处,予以固定。冲洗后,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 1.2.3 术后处理:术后予以髋人字石膏或支具外固定,术后48-72小时拔除引流管。根据患者术前髋关节功能情况,石膏或支具固定6-8周,床上活动3个月,患肢不负重行走半年。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本组病例共3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9.4个月,随访后的放射线改变如图1-3。 2.2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