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腰腿痛及颈肩痛病人的护理一、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损伤等因素,纤维环破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刺激、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腰4 ~ 5间盘和腰5-骶1间盘为好发部位。常见于中年人,20 ~ 50岁为高发年龄,男性多于女性。1.病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内因主要是椎间盘退行性变,外因则有外伤、劳损、受寒受湿等。其中椎间盘退行性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的基本病因。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是A.妊娠B.车祸撞伤腰椎C.腰部急性损伤D.椎间盘退行性变E.长期反复弯腰扭转2.临床表现(1)症状:腰痛及坐骨神经痛。早期仅表现为腰痛,以后逐渐发生坐骨神经痛,部分病人腰痛与坐骨神经痛同时出现。坐骨神经痛是坐骨神经走行方向的放射痛,从下腰部放射向臂部、大腿后方,甚至小腿外侧、足背或足外侧,病情严重者有麻木感。咳嗽、排便或打喷嚏时,因腹压增加使疼痛加剧。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症状是A.腰痛B.腰和臀部痛C.腰和大腿前不痛D.坐骨神经痛E.腰痛伴坐骨神经痛(2)体征:①腰椎侧凹;②腰部活动障碍;③压痛、叩痛;④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实验阳性;⑤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3.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如X线检查可直接反映腰部有无侧突、椎间隙有无狭窄等。CT、MRI可显示椎管形态,能全面反映出各椎体、椎间盘有无病变及神经根受压情况等,有较大的诊断价值。4.治疗原则(1)非手术治疗①绝对卧硬板床:一般于卧床4周后可戴围腰下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重物动作,酌情进行腰背肌锻炼。②骨盆牵引:骨盆牵引可使椎间隙增宽,减少椎间盘内压和肌肉痉挛,使早期突出的部分还纳,从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牵引重量一般为7 ~ 15kg,抬高床腿作反牵引,持续约2周。也可用间断牵引法,每日2次,每次1~2小时。③理疗、推拿和按摩:正确的物理治疗可以缓解肌痉挛与疼痛,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不适宜。④硬膜外注射皮质激素:可减轻神经根周围的炎症和粘连,常用长效皮质类固醇制剂加利多卡因经硬膜外注射。(2)手术治疗:诊断明确,经系统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巨大和骨化椎间盘,中央型椎间盘压迫马尾神经者应手术治疗。5.护理问题(1)疼痛:与椎间盘突出、髓核受压水肿、神经根受压及肌痉挛有关。(2)便秘:与马尾神经受压或长期卧床有关。(3)躯体活动障碍:与椎间盘突出、牵引或手术有关。(4)潜在并发症:脑脊液漏、尿潴留、感染、神经根粘连等。6.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①绝对卧硬板床休息,一般卧床4周;②抬高床头,卧位,膝关节屈曲,腘窝处放一小软枕,放松背部肌肉;③保持有效牵引;④活动和功能锻炼,病情缓解后3月内不弯腰持物;⑤硬脊膜外隙封闭,常用糖皮质激素加利多卡因行硬脊膜外隙封闭,减轻疼痛、消肿、缓解肌痉挛、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和粘连。(2)术后护理:①术后平卧,严禁翻身;②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有无脑脊液漏出及活动性出血,引流管一般24小时后拔出;③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肌肉萎缩和神经根粘连,预防方法是术后早期开始腰肌和臀肌等长收缩锻炼及做直腿抬高及股四头肌舒缩活动;④按时下床活动,先抬高床头半卧1 ~ 30秒,将腿放于床的一侧,坐于床缘休息30秒,再将双足踩地,缓慢站起。3护士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手术后早期即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其目的是为了预防A.神经根粘连B.血肿形成C.骨质疏松D.伤口感染E.肌肉萎缩7.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卧硬板床,以避免脊柱屈曲,仰卧位时,应用小枕使膝屈曲45°。(2)避免腰部脊柱屈曲和旋转扭曲。避免长时间坐或站立,捡拾物品需要先蹲下再捡拾。(3)肥胖者或超重者在必要时应控制饮食体重。(4)制定康复计划和锻炼项目,坚持锻炼。二、腰椎管狭窄症指构成椎管的骨性组织或软组织,由于先天性发育的原因或后天性退变的各种因素,造成的椎管、神经根管、椎间孔等任何形式的狭窄,导致其内的神经血管和组织受压或缺血,出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综合征。1.临床表现(1)间歇性跛行:病人直立或行走时,下肢发生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沉重感、乏力等不同的感觉,以致于不得不改变姿势或停止行走,蹲下或休息片刻后症状可减轻或消失,继续站立或行走,症状再次出现而被迫再次休息。因反复行走与休息,其行走的距离则逐渐缩短。在爬山、骑自行车时,可不出现间歇性跛行。(2)腰腿痛:可有腰背痛、腰骶部痛和(或)下肢痛。下肢痛为单侧或双侧,多于站立、过伸或行走过久时加重;前屈位、蹲位及骑自行车时疼痛减轻或消失。疼痛程度一般较腰椎间盘突出症状轻,有慢性加重趋势。(3)马尾神经受压症状:表现为双侧大小腿、足跟后侧及会阴部感觉迟钝,大、小便功能障碍。2.体征(1)腰部后伸受限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增材制造》课件—02增材制造技术的常见工艺方法及其装备.pptx VIP
- 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docx VIP
- 《明别集丛刊》第1辑目录.pdf VIP
- 药物的合成反应.ppt VIP
- 具身智能标准体系发展研究.docx VIP
- 2025年税务系统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70).doc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和反思初中物理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VIP
- 室外给排水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不定式、动名词、分词高频考点(解析版)-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专项复习.pdf VIP
-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员岗位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与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