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的业性损害.ppt

  1. 1、本文档共1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的业性损害

第四节 职业性有害因素 与职业性损害;; 适宜的劳动条件,机体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和适应,提高劳动能力,促进身体健康。 不良的劳动条件,如生产环境存在有害因素、劳动负荷过大、时间过长或生产环境条件过差,都可对劳动者健康产生损害,使劳动能力下降,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及来源;2. 物理性因素 (1)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寒冷、阴暗、潮湿等不良生产环境下工作。 (2)异常气压 在高气压(潜水或潜涵作业) →减压病或潜涵病;在低气压、低氧环境 (海拔3000米以上高山、高原、高空或宇航作业) →高山病; (3)电离辐射 如α、β、γ和X射线等。 (4)非电离辐射 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包括高频电磁场和微波)等。 (5)噪声与振动 ;3.生物性因素 (1)病原微生物 (2)致病寄生虫等 : 如从事畜牧、皮革、毛纺业,可感染炭疽杆菌引起职业性炭疽; 森林作业可感染森林脑炎病毒引起职业性森林脑炎; 牧民、兽医可因接触病畜而引起布氏杆菌病,农民劳动时若接触钩虫感染的土壤可引起寄生虫病等。;(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①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 ②长时间从事单一操作、劳动节奏过快,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强迫体位或使用不合理工具设备等,均可造成劳动者精神过度紧张或个别器官和系统过度紧张或疲劳。;(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①厂房建筑或布局等不符合卫生要求,如通风、照明设备安置不合理等; ②生产环境缺少必要的卫生安全防护设施,如防尘、防毒等设备。;二、职业性损害;(一)职业病概述; 凡是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职业病。 凡列入国家颁布的职业病范畴的称为法定职业病。; 从2002年5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此法公布的法定职业病共十大类115种。包括 职业中毒(56种) 尘肺(13)种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职业性皮肤病(8种) 职业性肿瘤(8种)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职业性眼病(3种)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其他职业病(5种) 。;2、职业病的特点**;3、 职业病的诊断原则***; 卫生部于1984年颁布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并陆续公布了一系列《职业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应按照国家统一颁布的职业病诊断标准,采取综合分析、集体诊断的方法,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职业病诊断的主要依据及原则 1)准确可靠的职业史(接触有害因素的种类、时间和数量、接触方式及防护措施使用情况等)及既往史 是诊断职业病的前提条件。 2)生产环境劳动卫生学现场调查 是诊断职业病的重要参考依据。;3)临床检查(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是职业病诊断和病情分级主要依据之一。 根据上述三方面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除非职业性疾病,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特殊检查项目包括: ①反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程度的指标(如生物材料中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等) ②反映毒作用特点以及病损程度的指标(如生化和细胞学指标的检查,X线摄片以及特殊生理功能如肝肾功能的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和听力测定等)。;职业病诊断机构与组织 需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机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地、州、盟)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或由上述级别的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单位。在诊断上实行以当地为主和以职业病防治机构或职业病诊断组集体诊断为准的原则。;对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原则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职业病患者的治疗;二是及时依法落实职业病患者应享有的待遇。; 1. 概念 由于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某些不良因素,造成职业人群常见病发病率增高、潜伏的疾病发作或现患疾病的病情加重等,这类疾病统称为工作有关疾病。;2.种类: ⑴与职业有关的肺部疾病 ⑵骨骼及软组织损伤 ⑶与职业有关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⑷生殖紊乱 ⑸消化道疾患 ⑹行为心身病 ;过度躯体紧张: 强迫体位如各种不良体位可导致下肢曲张、脊柱变形、下背痛等; 器官紧张如肌群过度紧张可导致腱鞘炎、滑囊炎、肌痉挛等,视力紧张可造成视力下降等。 此外还有劳动强度过大、时间过长、作息安排不佳等导致过度疲劳等。;过度心理紧张: 如超负荷、快节奏工作,操作单调重复、劳动组织不合理、过分强调竞争、人际关系不和谐、工作职责不明等都可导致心理过度紧张而引起焦虑抑郁症、精疲力竭和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