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蒲江甘溪镇文化站灾后重建项目勘察报告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1.1勘察技术要求及任务 1
1.2技术依据 1
1.3勘察技术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1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2.1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
2.2气象和水文概况 2
2.3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3
2.4地层岩性 3
2.5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3
2.5.1水文地质条件 3
2.5.2水、土腐蚀性评价 3
3、岩土物理力学成果 4
3.1土工试验 4
3.2原位测试 4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
4.1场地稳定性分析与评价 4
4.2岩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5
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5
4.3.1场地地震效应 5
4.3.2场地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划分 5
4.4地基土液化评价 5
4.5膨胀土评价 5
4.6地基持力层分析与评价 5
4.7地基土均匀性评价 5
4.8地基基础方案评价 5
4.9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5
4.9.1施工降水建议 5
4.9.2基坑开挖支护建议 6
5、结论与建议 6
6、附件:
① 1张 ②勘探平面布置图 张 ③工程地质剖面图 ④岩土、水测试报告 1份 工程照片 蒲江甘溪镇文化站灾后重建项目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1、工程概况
成都市青蒲小城镇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在蒲江县甘溪镇修建蒲江甘溪镇文化站灾后重建项目,该工程项目位于蒲江县甘溪镇,108国道西侧。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37m2,主要为15栋1层建筑物,包括阅览室、多功能厅、办公室、茶室、餐厅等,无地下室,建筑物工程概况见表1.1。我公司受业主委托,承担该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勘察工作。
表1.1 建筑物工程概况
拟建物 层数 拟采用基础形式 预计基础埋深(m) 拟采用结构形式 ±0.000 文化站 1F 待定 1.5 框架结构 未定 根据该工程的建筑规模和特征、重要性、破坏后果,确定其工程拟建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均为级,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级。
1.1勘察技术要求及任务
根据本工程任务书和国家规范,本次勘察的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为:
(1)判明拟建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
(2)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及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分布,获取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包括承载力、稳定、变形、渗透等)。
(3)查明有无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别场地土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以及地下水位的季节变化幅度,查明地下水以及地下水位以上的土层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判断岩土工程施工(如基坑开挖、降低地下水)对已有相邻建筑及上部结构施工的影响,推荐岩土工程施工方案,并提供相关的设计参数。
(6)对拟建物可能采取的基础形式进行分析论证,提供基础设计所需的力学指标,推荐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
(7)对拟建物可能采用的地基土进行承载力、变形分析,评价地基土作为持力层的可行性。
(8)对可能采用地基处理的地层,推荐地基处理方法并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1.2技术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依据现行国家、地方标准,以及已收集到的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其主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是: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8)《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9)《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0)甲方提供的总平面图。
1.3勘察技术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依据业主提供的拟建物《建筑总平面布置图》和《勘探平面布置图》进行,本次勘察工作在业主提供的勘察技术方案基础上实施,及甲方提供的现场控制点(GPS1 X= 174458.4846,Y= 150805.7128,H=604.80)、GPS2(X=174442.5192,Y= 150795.0233,H=605.87)为依据,用全站仪进行孔位放测,本次勘察共布置勘探孔20个。勘探孔的深度以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或略大于地基土压缩层计算深度。确定勘探孔深度6.2~8.3m,勘探孔间距15.52~17.72m。具体位置见勘探平面布置图。本次勘察采用了30型钻机抽筒取芯、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N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