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主讲人:刘海霞
班级:13级地科一班
学号课时目标
一、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二、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了解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及措施。
三、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主要内容: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
二、自然灾害的危害
三、中国的洪涝灾害
自然灾害
概念:自然灾害指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
根据二元分类体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
根据三元分类分类体系: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为灾害
根据属性分类:地质灾害、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水文灾害
根据波及范围分类: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目的性灾害
根据发生次序分类:原生灾害、次生灾害
分类:
根据物理状态分类:固体灾害、流体灾害、气体灾害、其他
根据发生时代分类:地史灾害、历史灾害、当代灾害、未来灾害
根据地貌类型分类:山地灾害(泥石流)、平原灾害(盐碱化)、沿海灾害(台风)其他
自然灾害的特点
1、广泛性与区域性
(1)只要有人类活动,就有自然灾害
(2)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自然灾害的区域性
2、频繁性与不确定性
(1)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特别多,近几十年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次数不断增加
(2)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3、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1)十年一遇,百年一遇
(2)发生过程、损失程度的不确定
4、联系性与严重性
(1)灾情之间具有联系性(厄尔尼诺)
(2)许多自然灾情,特别是孕级育,强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一连串其他灾害
5、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
6、自然性与社会性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广泛性与区域性
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联系性与严重性
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
自然性与社会性
平凡性与不确定性
灾害划分的原则
原则
科学性
合理性
层次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
发生时间/年
灾害种类
受灾地区
死亡人数/万人
1902
火山喷发
危地马拉
0.6
1931
洪水
中国
40.0
1937
飓海
印度
30.0
1939
海啸
智利
2.8
1976
地震
中国
24.2
1985
泥石流
哥伦比亚
2.5
2003
地震
伊朗
3.0
2004
海啸
印度洋沿岸国家
近30.0
大多数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演化过程中的正常事件,但却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住房的危害
在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交通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生命健康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农作物的危害
自然灾害的危害
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看到书本108页阅读
中国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洪水指气候季节性变化引起的特大地表径流不能被河道容纳,或因山洪暴发而使江河水位徒涨,导致河堤决口,水库溃坝,城镇和农田淹没的现象。
注:
1、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
2、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中国的洪涝灾害
成因类型
主 要 特 征
暴雨洪涝
时间多集中于夏季。强度大、次数多。面积分散,易形成全流域型洪涝
冰凌洪涝
发生于中、高纬度地区。集中于春季,受气温变化影响。因豪挟冰凌,洪峰冲击破坏力很强
溃决洪涝
溃决洪水往往以蓄水高度向下游冲泄,故洪峰水急浪高,破坏力很强。所经地区常常片甲不留
雪融灾害
多为季节性气温正常变化所引发。时间有规律,有春、夏季排洪期
海泛洪涝
由台风、风暴潮、海啸等引起。可能使所淹之地地下水毒化和盐碱化
城市洪涝
人工水道增加了汇流效率,使径流量增大;同时由于道路和建筑物覆盖,地表成为不透水层,积水下渗困难,更增加了洪水的危险
溃决洪涝
暴雨洪涝
冰凌洪涝
雪融洪涝
海泛洪涝
城市洪涝
看到书本109页阅读
长江洪灾的成因
因素
长江洪灾成因
自然因素
洪水水量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多、支流多、水量大,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量大。副热带高压脊北跃西进异常(或雨带推进异常)引起长江上游干流和中游南北支流洪水同时爆发,中下游势必发生特大洪水
滞洪能力
长江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泄洪场所
泄洪能力
长江中下游河道过洪能力(泄洪能力)不足(地势低平)
人为因素
滥伐森林
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作用减少;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泥抬高河床,河道泄洪能力降低
围湖造田
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功能削弱
我国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