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傻南).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傻南)

第八讲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上) (秦汉——隋唐) 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发展过程: 一、春秋战国——基础 二、秦汉——促进 秦朝“事皆决于法” 法治思想 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三、西汉中期——形成 董仲舒新儒学思想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发展 律学思潮 玄学的法哲学思潮 五、隋唐——完备 《唐律疏议》 六、宋代——新的发展阶段 理学的兴起 七、明清——开始走下坡路 启蒙思想家民主思想 八、鸦片战争之后——衰落 一、春秋战国——基础 旧儒学形成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孟子——进一步发展 荀子——隆礼重法,礼法结合 二、秦汉——促进 ——旧儒学向新儒学过渡时期 秦亡——法家学说的政治实践破产 汉初——黄老学说 (一)秦朝“事皆决于法” 法治思想 1、“事统上法”,法令由“一统” 2、“事皆决于法” 3、严刑峻法,“深督轻罪” 4、“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 ——“焚书坑儒” 秦把法家的重刑主义推向了极端,自取灭亡。 (二)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历史背景: 西汉的建立。 公元前206年,经过四五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击败项羽,登基称帝,建国号汉,都长安,史称西汉。 (1)社会现状 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民穷财尽”。 (2)吸取秦暴政而亡的教训 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1)何为黄老学派?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支派。 “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 代表作: 《老子》、《黄帝四经》、《淮南子》 (2)法律思想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治国指导思想 B、文武并用,“德刑相济” C、“罚不患薄”,约法省刑 “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余悉除去秦法” 汉文帝废除肉刑 D、“轻徭薄赋”,“以粟为赏罚” ——兼具有道、儒、法三学派特点。 三、西汉中期——形成 ——儒家思想开始向封建法制渗透,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开始形成。 (一)董仲舒的法律思想 人物简介 西汉中期儒家公羊学派大师。生活于汉武帝前后各三十多年。 著作很多,现存的主要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 法律思想 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主,吸收法家的君主集权思想和重法思想,同时又结合阴阳五行加以及殷周的天命神权等各种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因素,创立了一种新儒学。 1、维护皇权的《春秋》法统说 (1)《春秋》“大一统”思想 ——主张一切权力要集中到汉武帝手中,即汉朝的大统一。 (2)“更化”论 ——指改变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治国策略和制度。 汉承秦制 (3)“罢黜百家”,统一思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1)“天人感应” A、“天者,群物之祖也” B、天人合一: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容,春、秋、冬、夏之类也” “人之性情,有由天者” C、天罚论——“祥瑞”、“灾异” 神化地上统治者,为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依据。 (2)君权神授,法自君出 3、维护封建等级制的“三纲五常”论 (1)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2)五常:仁、义、礼、智、信 (3)用阴阳学说对三纲加以附会解释 “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阳尊阴卑”、“阳贵阴贱”——天之道 封建政权、族权、夫权和神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是束缚封建社会民众的四条极大的绳索。 “纲常名教”的核心,封建立法与司法的指导原则。 4、“阳德阴刑”,德主刑辅 (1)“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其事异域,其用一也。” ——德主刑辅 (2)“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天亲阳而疏阴,任德不任刑” ——阳德阴刑 (3)性三品说 “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 把人的品性分成三等: 圣人之性——上等之性,天生性善,不待教而成。 中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为善”,施以教化。 斗筲之性——下等之性,天生性恶,刑罚制裁。 5、《春秋》决狱,“原心定罪” (1)春秋决狱 以《春秋》的精神和事例作为审判的法律依据,从而把儒家经典法律化。 ——封建法律儒家化的途径 (2)原心定罪 在审理案件时,要根据犯罪事实,考察行为者的动机。只要有犯罪动机,就应当加以惩罚;如没有犯罪动机,就应当从轻发落。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谶纬神学思想: ——神学迷信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 谶:一种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 纬:假托神意来解释儒家经典,把经学神学化。 东汉《白虎通义》 反谶纬神学思想 王充、仲长统 ——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对这种迷信神权观念进行了批判。 (二)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基本特点 1、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2、以经断狱,礼法融合 西周——春秋战国——汉——隋唐 3、“三纲”封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