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名称-新北市立瑞芳高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名称-新北市立瑞芳高工

國立瑞芳高工99學年度國文科教學觀摩教案 1000517 單元名稱 臺灣通史序--題解、作者 班級 綜二乙 人數 37人 地點 建興樓3樓 綜二乙教室 設計者 林怡君老師 教學時間 50分鐘 教學資源 1、國文課本第4冊:〈台灣通史序〉。臺北市:三民。 2、教師手冊第4冊:〈台灣通史序〉。臺北市:三民。 3、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市:幼獅。 4、曾迺碩,《連橫的生平思想與事業》。臺灣文獻二八卷三期。 5、《發現臺灣》,殷允芃等著。台北市:天下雜誌。 教學目標 一、認識連橫的志業與文史成就。 二、了解《臺灣通史》的特色及其史學價值。 三、比較書序與贈序的不同性質與用法,並舉例說明。 四、培養愛鄉愛國的情操。 時間(分鐘) 教學流程 教具 備註 【10】 5 5 【30】 05 10 10 05 【10】 6 4 一、準備活動 1、複習書序與贈序的性質與用法。 2、簡介史書的分類。 二、主要活動 (一)國學常識 1、史書類別、性質、舉例 2、史書之最 (二)簡介《臺灣通史》 1、體例、內容 2、撰作精神 (三)連橫的志業與文史成就 1、生平、志業 2、簡介《臺灣語典》、《臺灣詩乘》 (四)臺灣地名的由來 1、源自平埔族 2、源自原住民 3、其他說法 三、綜合活動 1、講解學習單 2、請學生訪查耆老或資料知道家鄉地名的由來 講義(附件一) 投影片 講義(附件二) 學習單(附件三) 配合投影片教學 學習單為作業評量依據 請學生自行蒐集資料 附件一 臺灣通史講義 一、書序與贈序 1書序 書序是為書籍、文章所寫的介紹性文字。內容可包括作者生平事跡的介紹,寫作動機、寫作經過的說明,著作內容、體例的闡述和評價。因撰文者身分不同,可分為為自己著作所寫的「自序」,和為他人著作所寫的「他序」。書序一般置於書、文之前,又稱「前言」、「卷頭語」。若置於書、文之後,則稱「跋」、「後記」。 2贈序 「贈序」是發端於晉代盛行於唐、宋。贈序的內容多為對對方的期勉和祝福,但也有借題發揮、抒發己見者。如韓愈的師說、送李愿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都是議論精湛而具思想價值之文。 3書序與贈序的區別 書序是為詩文而寫,重在評介詩文。贈序是為人而寫,意在送別、贈人以言。、何謂史?何謂史書?何謂史學? 1史 「史」字最早已見於商代甲骨文,為會意字,其字形上半為放置簡冊的容器,下面是一隻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的意思,本義即為商王的近侍官員,擔任祭祀、星曆、卜筮記事等職,史官在商代已經產生了。 2史書 則泛指由史官和歷史研究者對迄今以往社會發展朝代更迭的記述。史分解成史書和史學,史書為歷代書籍文獻,史學為學者們對歷史的研究和考證。 正式的史書,則首推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史書主要分為通史和斷代史兩種,各代所修通史除史記外,還有梁武帝命群臣所編的通史、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鄭樵的通志、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等,都是通史性質的史書;斷代史則有歷代學者編撰的漢書、三國志、晉書等,傳世的二十四史大多是斷代史。從體例上說,史書以編年體和紀傳體兩大類為主,史記為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東漢班固所撰漢書為最早的紀傳體斷代史,規模最大的編年體通史則是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鑑。 當代所傳「二十四史」,是人們熟知的史書,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書。西元一九二一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命增新元史為正史,後人亦合稱「二十五史」,不過學術界還是習稱過去的二十四史。 史書還有「正史」和「野史」之說。清代乾、嘉年間編輯四庫全書,確定以紀傳體史書為正史。野史則泛指中國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如唐書藝文志所載的大和野史十卷,即以野史為名,以示與官修史書有別。 3史學 史學,指對歷史的研究及其成果。史學研究的方法除了著書立說外,還有各種形式的文章、會議、報導及評述,主要內容則離不開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研究。 、臺灣通史的體例內容及撰作精神 連雅堂最初而且也最有名的著作,是臺灣通史。在撰寫之初,連雅堂先生原預定依舊式方志體例,分為地理志、種族志、沿革志、政治志、軍備志、財賦志、教育志、文學志、禮俗志、交通志、產業志、外交志、民變志、番務志、人物志,但後來則以寫史方式,仿紀傳體分為紀、志、傳。 1體例及內容 通史記載,始於隋朝大業元年(六○五),終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上下一千二百九十年。 (1)紀以編年繫事方式分別敘述漢人發現與開闢臺灣之經過、鄭氏三代海外建國史事、清代之經營開發、臺灣民主國之抗日事跡。 (2)志並有附表。 (3)列傳八 人物,載其一生。2、撰作精神 除了體裁之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