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增强法律意的识 弘扬法治精神.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的识 弘扬法治精神

第七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法律”的词源;非马克思主义法的学说;(一)法律的一般含义;关于法律的强制性;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结论: (法律概念定义);(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1、从法律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我 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以革命根据地法为 源头,经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奠基 和艰难曲折的发展得以产生和形成。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 ; 2、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 3、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善于借鉴我国传统法和外国法的成功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改革与创新,使立法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实证举例: ;学习国外经验;典型案例; 电子卷宗的概念出台; 4、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1)经济方面:维护经济制度,推进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发展; (2)政治方面:维护政治制度,引导保障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民主权利和自由,镇压敌对势力反抗和破坏; (3)文化方面: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准则,引导和保障教科文事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社会建设方面: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5)对外方面: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对外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防御外部敌人侵略、颠覆和破坏。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一)宪法 ;(二)行政法;(三)民商法 ;(四)经济法;(五)社会法 ;(六)刑法;(七)程序法;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 (一)法律制定(立法);各级立法机关及立法权限举例;法定立法程序;(二)法律遵守(守法);守法案例:;(三)法律执行(执法);执法案例:;(四)法律适用(司法);司法案例:;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什么是法制?; 1997年江泽民所作的中共十五大的报告的题目本来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但有一位老教授反复向中央进言,希望改成《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以为没有希望的,却没想到在江泽民最后作报告时按照老教授的提议改过来了。据说那位老教授在人民大会堂听报告时,看到法制国家改成了法治国家,一下子激动得心脏病突发,后住进医院达半月之久才病愈出院。他后来戏称“一字之移,十年之功!”的确,中共十六大报告是采纳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因此,人们现在一般用法治国家,不用法制国家。法制是法律制度的总称,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法律制度,而法治却是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它以崇尚法律的权威为最高宗旨,它是人治秩序的彻底扬弃。 ;2、法治与人治 ;3、现代法治理念;(二)什么是“依法治国”?;2、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3、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 (5)基本形成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使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6)使行政权力与责任紧密挂钩、与行政权力主题利益彻底脱钩。 (7)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分为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4、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5、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6、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第二节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2、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根本保证 ;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2)、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3、从内容上看 法律权利意味着人民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也就是法律赋予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者行为自由; 义务指必须履行的行为或责任,也就是一种行为的界限。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使人们获得某种合法的利益或自由。法律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两种。 作为义务如:依法纳税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不作为义务如: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不得挪用公共财产的义务。 4、从范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