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骨架107
The Inner Life of the Cell 小结 名词解释: 细胞骨架、踏车现象、马达蛋白、微管结合蛋白、MTOC 重点: 微丝的组装、生物学功能 微管的组装、生物学功能 微管滑动学说 * * * * * * * * * * * * * * * * * * * * 单纯性大泡性表皮松懈症 表达有缺陷的细胞角质蛋白,轻微挤压使基底细胞破坏,出现水疱 中间纤维 Disruption of keratin networks causes blistering. 中间纤维 微丝 微管 中间纤维 细胞骨架与疾病 细胞骨架与疾病(自学) 4.1 细胞骨架与肿瘤 细胞骨架与疾病 (一)中间纤维与肿瘤诊断 肌肉瘤 结蛋白 非肌肉瘤 波形纤维蛋白 神经胶质瘤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交感神经来源肿瘤 神经纤维蛋白 肿瘤类型 中间纤维特征 (二)微管和微丝与肿瘤化疗 微丝作为抗癌药的靶位,细胞松弛素为真菌的代谢产物,可与微丝正端结合,抑制其微丝聚合,导致解聚,使细胞表面松解,引起细胞表面起泡,造成微绒毛变成茬状物,细胞整体形态树枝状化,抑制各种依赖于微丝的运动,具有抗肿瘤潜能。 细胞骨架与疾病 微管作为肿瘤化疗的动力学靶位: 具有抗有丝分裂能力的药物:长春花碱,秋水仙素,紫杉醇, 长春新碱. 主要机制:稳定纺锤体微管动力学,在分裂中/后期抑制细胞分裂,诱导细胞凋亡。 细胞骨架与疾病 4.2 细胞骨架蛋白与神经系统的疾病 Alzheimer’s disease:tau蛋白异常, 导致微管聚集缺陷,使轴浆流阻塞,神经信号传递紊乱。病人的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升高。 细胞骨架与疾病 4.3 细胞骨架与遗传性疾病有关 细胞骨架与疾病 Harvard University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Email: cellbiology@(下载课件) Code: cellbiology * * * * * * * * 中心体(动态微管) 有丝分裂纺锤体极(动态微管) 基体(永久性结构) 微管 圆柱状小体 0.16-0.26um 长度0.16-5.6um 双心体 中心体 (centrosome) 神秘的细胞器 微管 分裂中期的细胞有丝分裂纺锤体极的形成 微管 中心体复制周期 微管 基体 (basal body) 位于鞭毛和纤毛根部的特殊结构 微管 紫杉醇 阻止微管蛋白的解离 秋水仙素 阻止微管聚合 微管 长春碱 促进微管降解 均可作为化疗药物使用 2.5 微管功能 微管 1、维持细胞形态 2、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3、参与细胞器的运动 鞭毛(flagella)和纤毛(cilia)运动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4、细胞器定位 例如: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其轴突的伸长依赖于微管,用秋水仙素、低温等方法处理细胞,微管解聚,细胞变圆。 微管对维持细胞的形状是重要的。 维持细胞形态 微管 微管 细胞中的小泡和蛋白质颗粒经过长距离运输到达特定区域。 --神经元轴突运输 --色素颗粒的运输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微管 马达蛋白 Motor proteins 根据其结合的骨架纤维以及运动方向和携带的转运物不同而分为不同类型。 驱动蛋白(kinesin):通常朝微管的正极方向运动 动力蛋白(dynein):朝微管的负极运动 肌球蛋白(myosin):唯一沿微丝运动的 微管 是细胞内一类以细胞骨架为轨道,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或细胞运动的蛋白质分子。 驱动蛋白 微管 动力蛋白 微管 神经元的轴突运输 Dyneins, kinesins 微管 色素颗粒的运输 微管 鞭毛与纤毛是伸出细胞表面并能运动的特化结构。 鞭毛与纤毛在来源和结构上基本相同 少而长的叫鞭毛flagella 多而短的叫纤毛cilia 鞭毛与纤毛的运动 微管 微管 纤毛的结构示意图 微管滑动学说 1. 动力蛋白头部与相邻二联体上B微管结合,促进ATP(水解) ?ADP+Pi(释放),同时动力蛋白头部构象变化角度改变,牵引相邻B微管向纤毛顶部滑动。 2. 新的ATP结合于动力蛋白上,使头部与相邻的二联体B微管脱离。 3. 结合的ATP水解,其释放的能量使头部的角度复原。 4. 带有水解产物的头部与B微管的另一个位点结合,开始又一次循 环。 微管 纤毛运动的滑动学说 微管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微管 星体微管 动粒微管 极间微管 微管 深绿:微管 浅兰:内质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62∕T 3175-2019 强夯法处理黄土地基技术规程.pdf VIP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21套(最全).doc VIP
- 2025年《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要点 .pdf VIP
- TCEPCA《构网型静止无功发生器现场系统调试技术规范》.docx VIP
- DB14T3520-2025水土保持梯田工程技术规范.pdf VIP
- GB50607-2010:高炉喷吹煤粉工程设计规范.pdf VIP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docx VIP
- SMT工艺能力单元6--掌握贴片设备和贴片工艺.pptx VIP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pdf VIP
- 就业社会政策..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