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探讨现代昆曲之美及其重要地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现代昆曲之美及其重要地位 郭串 (音乐学院 指导教师:施敏) 摘要:昆曲作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最后遗存,它拥有文化和文学上的“合美”意义。它在自身的生长过程中不断向世人展示它的美之所在以及宣告它在艺术中有着无可厚非的雄踞地位。本课题正是受昆曲的呼托,对现代昆曲所呈现的美及其地位予以探讨,让新一代的人们更深刻的了解这一艺术界的国宝,它已获得了全世界的承认。假以时日,它必将成为中外文化的又一座沟通桥梁。 关键词:昆曲;现代美;地位 渊源的历史长流造就人类对昆曲所寄予的心声和期望,从而使昆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良辰美景三生梦姹紫嫣红六百年士大夫文化修养,为昆曲注入独特的文化品位闲适生活和空灵境界追求,赋予了昆曲节奏舒缓、意境曼妙的品士大夫内心深处含有对社会对人生的哀怨、悲凉的感受,使得昆曲在音乐、唱腔上每每显示出惆怅、缠绵的情绪。而到了清乾隆时期,市民阶层崛起,舒缓、惆怅的风格显然与他们格格不入,使士大夫们开始务实起来,昆曲在不受市民青睐的同时,也失去了士大夫阶层这一阵地。昆曲的兴盛与当时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艺术趣味是一脉相承的” 四.昆曲赫然屹立在世界的聚光灯下 昆曲历经六百年的繁盛和沧桑,受尽风雨洗礼、跌宕起伏,我们从它的身上看尽了岁月的老茧和它坚韧不屈的品性。如今,人们为昆曲重返舞台而欣喜,但同时也为昆曲遭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日新月异的流行文化的冲击而担忧。余秋雨在书中曾写到“中国历史充斥着金戈铁马,但细细听去,也回荡着胡笳长笛。只是,后一种声音太柔太轻,常常被人们遗忘。”②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世界不同地区的首批十九个文化社区和文化表现形式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中国申报的“昆曲艺术”赫然在列,成为全世界第一批19种“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被国际评审委员会一致通过的项目之一。余秋雨再次提到“这个消息,使我荒凉的心境间增添了一份滋润 。我在万里之外,听到了来自苏州的笛声。”③闻此喜讯,不仅仅是余秋雨先生为之振奋,这使得每一个热爱昆曲的人都引以为傲。可见,昆曲的地位毋庸置疑,它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冲破了地域、民族、国家,让世界都听到了它的呐喊声! 五.昆曲受到“走出去”和“扎下去”措施的保护 早先人们心中的昆曲被喻成“家歌户唱寻常事,三岁孩童识戏文”,而如今想力挽以往之情形并非难事。当今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保护昆曲实施了“走出去”和“扎下去”的战略(“走出去”即让昆曲走出中国进入世界,“扎下去”则是让昆曲扎进人们的心里)。此种保护措施以苏州地区最著名的昆曲活动——虎丘中曲会的开展最为引人注目。这里云集着各色热爱昆曲之士,或专业者或非专业者,或年轻者或年迈者,或国内者或国外者,他们皆有着一颗挚爱昆曲的心。这无形中便拉近了人们与昆曲的距离,更拉近了古人与今人的距离。此外,观摩苏昆剧团的星期专场和曲会交流比比皆是。这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的开展,多数不仅仅是在苏州,而是面向了全国,例如赴上海、杭州、南京、昆山等地,同时还受到了北京、天津、宁夏等地的来访,更令人欣喜若狂的是来自台湾、美国、日本的昆曲爱好者也不远万里来到苏州来一睹这吴地的传奇艺术。我们惊喜的发现剧院内绝非是一贯的忠迷于昆戏的老前辈,反而以大学生为首的一大批年轻人占为多数。如此看来,时间并没有让昆曲流逝,它反而以其庞大的身躯稳稳驻扎在人们的心中。 时过境迁,岁月蹉跎,昆曲的成长本质决定了它必须要以“原汁原味”的形式呈现在当今的舞台上,那些不利于它艺术本身的“改革与创新”终将被遗弃。社会分配的不公和社会竞争的无持续,让这些看上去略显清贫的昆曲艺术与二十一世纪的娱乐圈的流行文化舞台形成了鲜明对比,那些工资并不优越的昆曲从事演员也难免迷失了自己的艺术追求,投奔那些赚钱丰厚的娱乐圈,但是依然无法抵挡时代呼唤高素质的昆曲人才和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1989年,苏州大学中文系开办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综合吹、唱、演、导为全套的昆曲艺术本科班来吸纳及培育各方面的昆曲人才,目的是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以提供广阔的舞台。苏州科技学院多个系也开办了昆曲学唱及欣赏课程,昆曲老师逐字教唱,同时还带领学生参加虎丘中曲会的演出,让他们更好地参入其中。各院校的昆曲讲座纷纷接踵而至,希望昆曲能够散播到每一处,让这门艺术真正的走进人们的心里去。昆曲的传承时刻秉持着力求以点带面,以面带全的步伐进行,足以看出国家已越来越意识到保护这一民族瑰宝的重要性了。 六.昆曲结语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计以万般心思栽培千万株,渴望株株皆为繁花碧叶,且以此弥香百院,留芳万年。昆曲需要像屈原笔下的春兰、香草那般普以栽培,寄予众望,也需要真正热爱它的人给予呵护与传承。赞扬之言万万千,既然如此,何不抛开世俗尘杂,让这门艺

文档评论(0)

ywqa2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