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列夫·朵金及他导演《兄弟姐妹》.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列夫·朵金及他导演《兄弟姐妹》

列夫·朵金及他导演《兄弟姐妹》   2017年3月4-5日, “2017第四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暨第七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开台大戏――俄罗斯著名导演列夫 8小时,从下午 2点演到晚上 10点,若去掉中间吃饭、休息,实际长度近 6小时。上下两部分各有两幕。《兄弟姐妹》首演于 1985年,改编自苏联作家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篇小说《普利亚斯林一家》,反映了“二战”时期和战后集体农庄生活中农民的艰苦处境、复杂人性和心灵怆痛。自1988年起,导演朵金将这部戏剧带到欧洲 14国巡演,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也奠定了演出方“圣彼得堡小剧院”的国际声誉。此次来华演出的《兄弟姐妹》是 2015年的复排版本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向来重视当代戏剧研究,尤其重视中外戏剧交流的新样态、新趋势,认真考察当代剧场美学的新理念、新特点。 3月4日,全所成员赶赴天津大剧院,集体观摩了《兄弟姐妹》,演出后朵金和主创人员在现场与观众进行演后谈,导演的侃侃而谈和观众的持续发问让演后谈持续到深夜 12点。 3月7日下午,由话剧研究所主办的”列夫兄弟姐妹》学术研讨会”在本院会议室举行,与会人员除本所成员外,也包括一些看过演出的博士生、硕士生。与会者各抒己见,广泛争鸣,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阐述。现将研讨会上的发言加以记录和整理,以勾画出我们的学术思考轨迹,也让学术探讨的兴趣延续下去。相信一台好戏不仅可以为学术探讨增添有深度的话题,而且也能够成为每一个观众思考社会、人生、艺术的有意味的契机 宋宝珍:“兄弟姐妹”是“二战”时期斯大林讲话当中对全体国民的一个称谓,在剧中也指贝卡斯诺村里的众多百姓。戏剧就从大屏幕上斯大林的红场阅兵真声讲话开始,屏幕上大队苏维埃战士奔赴反法西斯前线,戏剧以历史性仪式和符号化功能凸显了此剧发生的社会背景。在战时环境,保障前线供给、争取最后胜利便是“正义 ”和“正确”的代名词,在农庄女主席安菲萨的带领下,一群粗犷、奔放、质朴、憨厚的农村妇女在田野里昼夜劳作,累到力竭筋疲。尽管如此辛苦劳累,但是打下来的粮食却要交公粮,农民们只能饿肚子,甚至没有足够的种子。安菲萨安慰大家,等到战争结束了,一切都会好的。生活的困苦让农妇悲哀,而精神的孤独和性欲的压抑让她??愈加难捱 《兄弟姐妹》的第二部分表现的是战后农村生活,依然以大屏幕上的影像切入现实情境:一部 50年代的电影正在农庄上映,画面中沃野千里,麦浪滚滚,人们精神亢奋,农村一片繁盛。然而现实中,农民依然处在饥饿、贫困、苦闷、绝望之中。在《兄弟姐妹》中,历史、现实、人性不是一般的涵盖性、说明性表述,而是一系列典型而生动、具体而真切的人物性格和他们的生活细节的精雕细刻,这些形象带着生命的体温和辛酸的泪痕。何为历史的真实?何为生活的真实?你宣讲得越是煞有介事、力竭声嘶,别人越要反感你的态度,怀疑你的动机;我们不得不承认 73岁的老导演朵金具有他的创作谋略和艺术秘诀,他就是关注人、表现人,用戏剧无形的解剖刀拨开历史的迷雾,划开现象的表皮,让观众看到时代风云中人性的本来面目和复杂肌理。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 “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我们现在很多所谓表现人的戏剧,实际上表现的并不是有血有肉、首先作为自然人、其次作为社会人的丰富可感的存在物,而是忽略和净化掉其很多生命体征,按照一种想当然的社会意念去改造和重构的某个人,这样的人必然远离生命的本质。在《兄弟姐妹》中,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民在国家政治重压下的处境是受动的,是被压制的,但是戏剧的表现中心却不是将农民当成历史的符号,成为历史事件的附属物,而是将历史和政治作为农民赖以存在的背景,它们像一片流云在贝卡什诺村涌动,却遮蔽不了农民们清晰的身形。戏剧将表现重心放在人的艰危、人的悲情和人的灵魂之上。为此,戏剧的上半部分将农民的性压抑、性苦闷、性渴望展现得很充分:农妇们思念遥远战场上的丈夫,她们吟唱乡间俚俗情歌,她们用身体触碰感受同性的体温,她们对半大小子米什卡打情骂俏。她们是一群劳作在田野里的农民,学不会含蓄蕴藉,只一派率直天真。因此当情窦初开的米什卡扑向风流寡妇瓦卢哈的怀抱时,瓦卢哈先是挑逗,后是拒绝,欲罢不能,欲拒还迎,当他们的欲望、情感撞击在一起时,瓦卢哈的一声发自心底的欢叫“米什卡”,既是一种极端状态下的情感爆发,也是一种自然达成的生命仪式。在戏剧的下半部分,是一系列农村政治经济事件的展现,战争结束了,男人们总算回来了,可是农民的命运却是雪上加霜,每下愈况。朵金没有让一系列群像戏淹没个体的生命光彩,他以极其典型而精准的刻画,让卢卡申、米什卡、季莫非、叶戈尔、丽莎这几个命运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各自完成了他们生命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人生选择,从而凸显出他们各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