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达纸业施组织专业设计
工程名称:维达纸业(湖北)有限公司Ⅲ期锅炉工程
机组容量:1×35t/h
编 号: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 锅 炉 专 业 )
审 核 批 准
编 写 审 定
目 录
一、概况…………………………………………………………………(3)
二、锅炉设备简介………………………………………………………(4)
三、场地布置……………………………………………………………(7)
四、力能供应……………………………………………………………(8)
五、主要施工器具…………………………………………………… (9)
六、现场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9)
七、综合进度……………………………………………………………(10)
八、主要施工方案………………………………………………………(10)
九、相关专业协调………………………………………………………(26)
十、调试…………………………………………………………………(27)
十一、质量要求、安全要求及技术标准………………………………(27)
十二、附录………………………………………………………………(32)
一. 概况
维达纸业(湖北)有限公司Ⅰ期锅炉工程设计为1*35t/h,锅炉为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DHX35—1.25—P型低压、饱和蒸汽、高温绝热旋风分离循环流化床锅炉。预计开工时间2011年8月,移交时间2011年12月。
2.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图纸供应状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所编审的本《施工组织专业设计》,对锅炉专业的施工组织起原则性指导作用,随着设计院图纸的逐步到位,各分专业应在各项目施工前,编审更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保证锅炉专业施工的质量和工期顺利进行。
3. 编制依据
无锡太湖锅炉有限公司 《锅炉设备图》
《厂区总平面规划图》
《施工合同书》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篇、管道篇、焊接篇)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施工组织设计》
《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焊接超声波检验篇)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缝射线检验
篇)
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图纸
其它相关技术规范、标准
二. 锅炉设备简介
锅炉设备由无锡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低压饱和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本体由燃烧设备、给煤装置、床下点火装置、分离和返料装置、锅筒及其内部装置、水冷系统、对流管束、省煤器、空气预热器、钢架、平台扶梯、炉墙等组成。
锅炉主要参数
额定蒸发量 35t/h
额定蒸汽压力 1.25Mpa
饱和蒸汽温度 194℃
给水温度 105℃
锅炉设计效率 87.6%
锅炉燃烧设备:
锅炉采用水冷布风板、床下油枪床点火,布风板有效面积3.42m2;布风板上布置了钟式型风帽,风帽间风板上采用。保温混凝土和耐火混凝土。
空气分为一次风及二次风,一、二风之比为60:40,一次风从炉膛水冷风室二侧进入,经布风板风帽小孔进入燃烧室。二次风在布风板上高度方向上分二层送入。
给煤、分离、返料装置
本锅炉炉前布置了2只给煤管,送煤入燃烧室。给煤管上布置由送煤风和播煤风,以防给煤堵塞,给煤机上应接一次冷风为密封风和送煤风,播煤风接一次热风。分离及返料装置采用高温旋风分离器装置,分离装置布置在炉膛出口,分离器入口烟温850--1000℃。分离下来的飞灰经返料装置送回炉膛继续燃烧。经过分离器分离的烟气从分离器出口筒,流经水平烟道进入尾部烟道加热尾部受热面。
锅筒及内部装置
锅筒内径∮1500mm,壁厚25mm,材料Q245R,锅筒内部装置由一次分离装置、顶部百叶窗、加药管、排污管、再循环管等组成。还设置有水位表、压力表、安全阀、放气阀、自用蒸气阀等附件。锅筒中心线以下50mm为正常水位,距离正常水位上下75mm为限值报警线.
水冷系统
炉膛水冷壁采用全悬吊膜式壁结构,炉室分左右前后四个回路,膜氏璧管径为∮60*5,节距100mm。炉膛四周布置钢性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下降管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结构,由锅筒引出二根直径219*8的集中下降管,一直到炉前下部,然后再从集中下降管引出分散下降管,前后墙各为二根∮108*4.5的分散下降管,二侧墙各为二根∮89*4的分散下降管。汽水连接管,二侧墙为∮133*6各2根;前后墙为∮133*6,共4根。
对流管束系统
蒸发对流管束布置在尾部烟道上方。采用逆流布置方式,管子材质为20/GB3087,管径∮51*5,节距120mm。蒸发对流管束采用支撑梁固定在护板上。
省煤器系统
本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