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教学设计(张静涵)终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洛阳诗韵》教学设计(张静涵)终稿

《洛阳诗韵》教学设计 承德广播电视大学 承德信息工程技术学院 张静涵 洛阳诗韵 叶文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熟读课文; ②、理解文章重要语句含义,培养品味语言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理清文章思路,理解选材与组材方法,把握主题; ②、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学习欣赏文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理解作者对洛阳的喜爱之情; ②、培养学生热爱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先果后因的逻辑关系。 教学难点:培养对祖国民族灿烂文化的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文本: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的女作家叶文玲在河南工作24年,发出了“中原忆,最忆是洛阳”的感慨。是什么让作家对九朝古都洛阳如痴如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抒情散文《洛阳诗韵》。(板书课题作者) 二、走进文本: 1、文题解读:诗韵——诗一般的韵味。(洛阳这样一座魅力四射的历史古城,历来受到众多文坛大咖们的青睐。有关洛阳的名句很多,如:“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先”——欧阳修等等,但是,还有一位现代的女作家,对洛阳特别的情有独钟,发出了“中原忆,最忆是洛阳”这样情真意切的告白。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她吧。) 2、走进作者:叶文玲,现代女作家,长期(24年)在河南工作,曾任浙江省作协主席。 3、简介洛阳:洛阳,因位于洛河之阳而得名,曾历经二十二个建都朝代,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做多、历史最长的都城,累计建都历史达1500年之久,号称“九朝古都”,“九”虚指多。 三、研习文本: 1、诵读课文,理清障碍: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老师范读、同学试读),同学在听读的时候,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然后作一交流。 2、学习生字词: 课件展示:(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明白词义) 璀璨 笑靥 馈赠 邙山 龛 笃诚 贬谪 氤氲 谙熟 棹 才俊辈出 姹紫嫣红 摄人心魂 浅笑盈盈(“读读说说”字词小游戏环节检测) 指名诵读,集体诵读。 3、初读文本,初味诗韵。 ⑴、参阅“课文导读”,了解文章梗概。 ⑵、再读文本,梳理文章结构思路。(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思考:本文哪些部分、从哪几个不同的侧面摹写作为文化遗产“特殊况味”的洛阳? 明确:课文第6—15自然段。从“古、美、绝、奇”四个侧面集中摹写灿烂悠久文化遗产的洛阳。 关键性语句:洛阳古,她有……?/?洛阳美,她有……?/ 洛阳绝,她有……?/?洛阳奇,更因她有…… ②、那么第1—5自然段写什么? 明确:抒写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 ③、前后两部分的关系如何? 明确:前后两部分是总分、前果后因的关系。 4、再读文本,再品诗韵。 ⑴、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作者偏爱和崇拜洛阳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表层是“机遇和亲缘”,深层是“特殊的况味”。 ⑵、阅读文章第二部分,思考:(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①、第6自然段在文中结构的作用是什么?和下文的关系如何? 明确:过渡段,和下文是总分的关系(总领下文)。即第6自然段相对于下文是总述,下文各段是分述。 ②、课文第7—15自然段可分为几个层次?并找出每一个层次的中心句。 明确:重章复沓,从四个不同侧面展示洛阳辉煌的历史画卷(分说),各层的中心句分别是“洛阳古,她有“天下第一寺的白马寺”、“洛阳美,她有群芳之冠的牡丹”、“洛阳绝,她有1300年历史的唐三彩”、“洛阳奇,更因她有无比雄伟的龙门石窟”。 四、三读文本,深入探究: 快速浏览文本,探究下列问题。(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1、“中原忆,最忆是洛阳。情思悠悠中,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 问:作者为什么用“最忆”一词? 答:点出洛阳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 问:哪个字最能浓缩了作者对洛阳的偏爱和崇拜之情? 明确:“醉” 问:连笔尖都带了几分醉意,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对洛阳的浓烈的喜爱之情。 2、分别找出第2、3自然段中的比喻句,说出彼此的不同。 明确:第2自然段“洛阳是璀璨的一颗”,这是暗喻。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而洛阳是“璀璨的一颗明珠”,突出它是黄河文明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代表。突出了洛阳在黄河沿岸城市中重要的地理位置;第3自然段“洛阳一似黄河激扬雄浑的音符,洛阳又像春之神明媚动人的笑靥”,这是明喻,写出了洛阳的雄浑和动人。 3、问:如何理解“洛阳是历史厚重的馈赠和沉积”? 答:洛阳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 4、根据上下文,文中“特殊的况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明确:璀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