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的制程序
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
变更记录 序号 编制/变更
日期 条款 修订/变更描述 版本 编制/修改人
1 目的
为保证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效辨识工作中的危险源,评价和控制风险,特制定并执行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所有活动、设备和服务,包括生产活动、服务、交通、设施、设备、检维修、消防、供应商和承包商的服务和设备。
3 定义
3.1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的组合。
3.2 危险源辨识:认识存在的危险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
3.3 风险: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残病的严重程度的组合。
3.4 风险评价:评价来自危险的风险、考虑现有控制的适当性和决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的过程。
4 权责
4.1 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审核与批准。
4.2 行政部负责指导各部门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并汇总辨识和评价结果。
4.3 行政部负责对本公司办公楼或办公场所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4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所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4.5 公司所属各部门负责对本公司范围内的施工、生产及办公活动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识别、排查。
5 参考文件
无
6 程序
6.1 危险源的分类:
6.1.1 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详见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险源分类与代码》的规定。
危险因素包括六大类:
第一类: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二类: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三类: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四类: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五类: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第六类:其它
6.1.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详见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和卫生部、总工会、原劳动部颁发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共分16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6.2 选择和确定辨识与评价范围和对象
6.2.1 辨识和评价对象包括:
6.2.1.1 日常生产活动及紧急情况;
6.2.1.2 人员(包括相关方人员)的活动;
6.2.1.3 设备运行及维修活动。
6.2.1.4 包括改扩建、工艺设备变更、新装置设备投用、检维修等都必须充分得到识别。
6.2.2 辨识与评价范围划分:
6.2.2.1 按生产流程的各阶段;
6.2.2.2 按地理区域或部门;
6.2.2.3 按设备、设施;
6.2.2.4 按具体作业任务。
6.3 选择危险源识别方法
6.3.1 常用识别方法的选择
评价人员应根据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的作业性质和危害复杂程度,参考询问和交流;现场观察; 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作业任务分析等方法。
6.3.2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6.3.2.1 存在什么危害(危险源);
6.3.2.2 谁(什么)会受到伤害;
6.3.2.3 危害如何发生;
6.3.2.4 是否符合法规或合同的要求。
6.4 识别危险源的危害因素、根源和性质
6.4.1评价人员应通过现场观察及所收集的资料,对所确定的评价对象,识别尽可能多的实际和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因素,应考虑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心理性、行为性以及其他七个方面,同时也应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包括:
6.4.1.1 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设施的缺陷;
6.4.1.2 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
6.4.1.3 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
6.4.1.4 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
6.4.2 在进行危害因素识别时,充分考虑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
6.4.2.1 火灾和爆炸;
6.4.2.2 冲击与撞击;
6.4.2.3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
6.4.2.4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6.4.2.5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等);
6.4.2.6 设备的腐蚀;
6.4.2.7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6.4.3 识别后果和影响,危险产生的后果,包括:
6.4.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在专题学习恪守“六大纪律”筑牢思想根基研讨交流发言材(10篇).docx
- 《稻草人》读书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教学设计.pdf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假期有收获(精品课件).ppt
- 2024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考试题库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第2课 在线信息的搜索 教学设计 苏科版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pdf
- 2024年乡镇平安建设实施方案范文(精选9篇).docx VIP
- GBT 1.1-2020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授课讲解文件资料.pdf
- 双频大张角射灯天线产品规格书.pdf
- 宇通客车营运能力分析.docx
- 红色大气简约风红色经典故事PPT模板.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