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及座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 ,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
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
2.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的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3从唐代后期“京夜市宜令禁断”到北宋“令京城夜市到三鼓己未不得禁止”的变化,反映了
A.商业发展促使政府调整监管举措 B.夜市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迅速发展
C.古代王朝逐渐放弃抑商政策 D.北宋统治者比唐代更为民主
4.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的著名晋商,该家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继而大兴土木。这一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主要是( )
A.官商结合导致官场腐败 B.奢侈之风污染社会风气
C.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商业垄断阻碍社会进步
5.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商品货物种类增多 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6. 《近代英国史》记载:“英荷战争开始后,英国由于工业比较发达,可以应付战争所引起的暂时的损失,而荷兰的商业经营在战争时期却受到很大的破坏。”对材料所述理解正确是A.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实力强大 B.荷兰战败,海外贸易、殖民地丧失殆尽
C.英国战胜,建立起“日不落帝国” D.英国对荷兰是工业对商业的胜利
7.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8.《新全球史》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 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该材料主要说明( )
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
10.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造成民国时期婚姻变化的原因,包括 ( )
①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③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④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58年,河北省徐水县大搞“共产主义”试点,并实行了所谓的“全民供给制”。这一现象A.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B.消除了城乡之间的差别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超越了历史发展的阶段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八字方针的实行 D.文革结束
16.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