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丘成桐中学數学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届丘成桐中学數学奖」

「第五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 活動簡章 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 數學獎召集人:臺灣大學數學系 陳榮凱教授 聯絡人:趙怡茹小姐,聯絡電話:(02 )3366-2819 E-mail :ac1@.tw ,傳真:(02 )2391-4439 活動網址:.tw/~shing_tung/yau_award/ 「第五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活動簡章 102 年03月 27日修訂 一、 緣起 數學科學在現今國際科技和人才競爭力方面,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在與人類日常 生活有關的科學技術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我們相信,為了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青少 年學子應該擁有良好的數學教育。國際上很早就宣導應當及早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創新 能力,並為此設立獎項鼓勵更多的年輕學子參與。比如在美國,有小諾貝爾獎之稱的「英 特爾科學獎」(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 前身為西屋科學獎)這個獎項不同於普通的數 學競賽,而是注重創新與實踐。它促進了美國高中、大學生的科學研究熱情,許多獲獎 者後來都成為著名的科學家。據統計,該比賽獎項得主中有五位後來成為諾貝爾科學獎 獲得者,二十七人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 有鑑於此,臺大數學系已從 2009 年起在臺灣成立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以積極發掘並培 養青少年數學人才。並邀請臺灣數學界研究傑出學者為評審,通過專題研究,培養新一 代中學生的數學素養,引發青年人探索知識的興趣及提升他們的學術水準。丘成桐院士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數學泰斗,並為第一位獲得費爾茲獎的華裔數學家。 他在過去近二十年對於臺灣數學界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他的奮鬥與成就是臺灣青少年 有志於數學科學研究者的最佳楷模,故以其名設立本數學獎。 二、 比賽目標 1. 激發中學生對於數學研究的興趣和創造力。 2. 挖掘適合積極培養的年輕數學人才。 3. 增進各校數學能力優異學生們的相互瞭解與友誼。 4. 鼓勵高中職教師和校方在數學教育方面的貢獻。 三、 參賽資格 1. 就讀高中職或以下之學生,以個人身份 且獨立研究之作品 參賽。 2. 需有現任教高中職或以下之老師一人為指導老師。 四、 參賽規定與時間 參賽的數學作品可以是純粹的數學研究,也可以是數學應用在其他領域(如自然科 學或金融等)的綜合研究。唯必須具有原創性 ,而非只是已知文獻之整理,並且不可在 其它科學展覽或數學競賽中曾參賽獲前三名或金銀銅牌等獎,參賽未獲獎者或入選佳作 者不在此限,惟作品須有更進一步之進展,並 於作品中忠實記載。研究中所使用的數學 知識與工具並無任何限制 ,但參賽者必須對其使用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並忠實引述所 使用的他人著作 。作品可以使用中文或英文書寫。本獎有排他性,即 不可與其他全國性 或國際性比賽重複頒獎 。因此參賽者必須忠實於報名時註明參賽作品是否曾參與過或正 在參與其他競賽,若於賽後查獲不符合參賽規定者 ,本獎委員會將取消其參賽資格或獲 獎資格,並要求歸還獎項及獎金。 參賽同學須於4月 15日前 於臺大數學系本獎網站進行網路報名,並上傳作品名稱及 研究簡介至少二頁( pdf 電子檔)。 4月 30日前 將參賽作品之完整 pdf 電子檔上傳。 五、評審方式 評審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賽,於 5月 16日至 5月 30日,由評審團就 所有研究報告進行書面審查,選出若干進入決賽,並於 5月 31日公布在本獎網頁上;第 二階段為決賽,於7月 25日、26日舉行,由入選作品的學生先對評審團進行口頭報告 (約 三十分鐘),闡述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結果,然後針對評審團之提問進行答辯,並接受評審 團之建議修改作品。評審團根據最後作品完成度、口頭報告與答辯表現,決定獲獎名單。 評審項目包含(但不局限於)下列各項: 1. 研究結果之原創性 。 2. 研究主題與解決問題之創意。 3. 研究方法之適切性(包括科學精神與態度、思考邏輯程序、研究日誌之詳實性及 作品之完整性)。 4. 研究作品之 學術價值。 5. 參賽學生之表達能力。 六、 獎勵辦法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