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生物学2-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形态学综合性实验
肝脏 生物学
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
2.慢性(普通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程持续在半年以上者即为
慢性肝炎。
1968年以来:将慢性肝炎分为持续性
(迁延性)和活动性 (进展性)二种,
可相互转化。
1995年:将慢性肝炎分为轻、中、重度
三类,各有不同的炎症变化、坏死、纤
维化。
不同类型慢性肝炎的病变
轻度慢性肝炎:
点、灶状坏死,偶见轻度碎片状坏死,汇管区周围纤维
增生,肝小叶结构完整。
中度慢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明显,中度碎片状坏死、特征性桥接坏死,
肝小叶内纤维间隔形成,但小叶结构大部分完整。
重度慢性肝炎:
肝细胞坏死重而广泛,重度碎片状坏死、大范围桥接坏
死,坏死区肝细胞不规则再生。小叶周边与小叶内坏死
区之间形成纤维条索连接。纤维间隔分割肝小叶结构。
晚期病例形成假小叶。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
毛玻璃样肝细胞
多见于HBsAg携带者及慢
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
光镜下,HE染色切片上,
肝细胞浆内充满嗜酸性细颗
粒状物质,不透明似毛玻璃
样。
这些细胞内含大量HBsAg,
电镜下呈线状或小管状积存
在内质网池内。
用免疫酶标法或免疫荧光法
可呈HBsAg阳性反应。
3.重型病毒性肝炎
本型病情严重。
根据起病急缓及病变程度,可分为
急性重型和亚急性重型二种。
(1)急性重型肝炎
少见。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剧烈,病死率高。临
床上又称为暴发型、电击型或恶性型肝炎。
肝细胞坏死严重而广泛。
肝索解离,肝细胞溶解,出现弥漫性的大片坏死。
坏死多自小叶中央开始,向四周扩延,仅小叶周边
部残留少数变性的肝细胞。
肝窦明显扩张充血并出血,
Kupffer细胞增生肥大,并吞噬细胞碎屑及色素。
小叶内及汇管区有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为主的炎性细
胞浸润。
残留的肝细胞再生现象不明显。
急性重型肝炎
肉眼观——急性黄色肝萎缩或急性红色
肝萎缩
肝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重量
减至600~800g,质地柔软,表面被膜
皱缩。
切面呈黄色或红褐色,有的区域呈红黄
相间的斑纹状。
急性重型肝炎
临床病理联系及结局
由于大量肝细胞的迅速溶解坏死,可导致:
①胆红质大量入血而引起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②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导致出血倾向;
③肝功能衰竭,对各种代谢产物的解毒功能发生障碍。
④肝肾综合征: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及血循环障碍等,
还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死因主要为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其次为消化
道大出血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等。DIC也较常见,
是引起严重出血、致死的另一个因素。
如能渡过急性期,部分病例可发展为亚急性型。
(2)亚急性重型肝炎
多数是由急性重型肝炎迁延而来
或一开始病变就比较缓和呈亚急性经过。
少数病例可能由普通型肝炎恶化而来。
本型病程可达一至数月。
病变特点
既有大片的肝细胞坏死(亚大块坏死),又有肝
细胞结节状再生。
由于坏死区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和胶原纤维化,致
使再生的肝细胞失去原有的依托呈不规则的结节
状,失去原有小叶的结构和功能。
小叶内外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小叶周边部小胆管增生并可有胆汁淤积形成胆栓。
肉眼观,肝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
(亚急性黄色肝萎缩)。
亚急性重型肝炎
结局
如及时治疗有停止进展和治愈的可能。
病程迁延较长(如1年)者,则逐渐过
渡为坏死后性肝硬变。
病情进展者可发生肝功能不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