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生产教学案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生产教学案例

陶瓷专业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设计 教学案例 编 号 JA01 教学案例 名 称 陶瓷生产用矿物原料 企业生产 案例编号 QA01 企业生产 案例名称 陶瓷矿物原料技术标准 教学 案例 背景 陶瓷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三大类。可塑性原料主要有高岭土、木节土、膨润土等;瘠性原料主要有石英、黏土煅烧后的熟料、废瓷粉等硬质原料;熔剂性原料主要有长石、滑石、以及钙、镁的碳酸盐等能降低陶瓷坯釉料烧成温度的原料。 案例 问题 1.根据原料的工艺特性陶瓷原料分为几类?各有何主要作用? 2.黏土按成因不同分为哪几类?它们在组成和性能上有何特点? 3.黏土按矿物组成分为哪几类?它们在工艺性能上有何特点? 4.黏土在加热过程中发生哪些变化? 5.何谓可塑性?如何调节坯料的可塑性? 6.常用熔剂矿物原料有哪些? 案例 教学 目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常用陶瓷原料的性能; 2.了解常用陶瓷原料的技术要求。 能力 目标 1.能正确评价原料质量; 2.正确选用陶瓷原料。 素质 目标 1.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融会贯通的能力 教学 流程 二、案例相关知识 用于陶瓷坯体的主要原料有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三大类。可塑性原料主要有高岭土、木节土、膨润土、瓷土、陶土、紫砂泥等;瘠性原料主要有石英、长石(长石既是瘠性原料,也是熔剂性原料)、叶腊石、黏土煅烧后的熟料、废瓷粉等硬质原料;熔剂性原料主要有长石、滑石、以及钙、镁的碳酸盐等能降低陶瓷坯釉料烧成温度的原料。 用于陶瓷釉料的主要原料除与坯体的原料相同的外,还有石灰石、白云石、釉果(适用于制釉的瓷石)、氧化锌等。在低温釉中还广泛使用硼砂、硼酸、氧化铅、铅丹、碳酸钠、碳酸钾等。在颜色釉中要用到着色剂如氧化钴、氧化铜、氧化铬、氧化铁、氧化锰等金属氧化物以及合成的陶瓷颜料。 此外、陶瓷工业还需要一些辅助材料,主要是石膏和耐火材料,其次是外加剂,如助磨剂、助滤剂、解凝剂(稀释剂)、增塑剂、增强剂等。 (一)可塑性原料 可塑性原料的主要成分是黏土矿物,通常含量在5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和多水高岭石等。它们的颗粒极细,一般在1~2μm以下。同时还伴生一些杂质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它们的颗粒大小常在2μm以上,可以与黏土矿物区分开来。此外,有时可能含有少量有机物质和可溶性盐类,因此往往统称为黏土。所以,在陶瓷工业中,黏土成为可塑性原料的代名称。 黏土是一种颜色多样、细分散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黏土从外观上看,有白、灰、黄、红、黑等各种颜色;从硬度来说,有的黏土柔软,可在水中散开,称为软质黏土,有的黏土则呈致密块状,称为硬质黏土。各种黏土的情况千差万别,但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或多或少都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有利于陶瓷的成型。 1.黏土的分类 黏土种类繁多,通常根据其成因、产出状况、工艺性能及主要矿物组成等来进行分类。 1.1.按成因分类 (1)原生黏土:又称一次黏土或残留黏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黏土。这类黏土因风化而产生的可溶性盐类溶于水中,被雨水冲走,只剩下黏土矿物和石英砂等,故其质地较纯,耐火度较高,但往往含有母岩杂质(石英、云母、石膏、方解石、黄铁矿等),颗粒较粗,因而可塑性较差。高岭土常为原生黏土。 (2)次生黏土:又称二次黏土或沉积黏土,是由风化生成的黏土,经雨水、河流、风力作用而搬运至盆地或湖泊水流缓慢的地方沉积下来而形成的黏土层。由于漂流迁移而沉积下来的黏土颗粒很细,烧结温度较低,可塑性较好,但耐火度较差,而且在漂流和沉积过程中夹带了有机质和其它杂质。北方的紫木节土属于此类。 1.2.按可塑性分类 (1)高可塑性黏土:又称软质黏土、结合黏土,其分散度大,多呈疏松土状或板状、页状,易熔,耐火度在1350℃以下,熔剂氧化物含量高,在一般烧成温度下它能使制品产生气泡、熔洞等缺陷,多用于建筑砖瓦和粗陶器等制品。如黏性土、膨润土、木节土、球土以及江苏宜兴地方所称的嫩泥等。 (2)中等可塑性黏土:中等可塑性黏土较软,可塑性中等,分散度较大,多呈疏松状、板状,难熔,耐火度在1350~1580℃之间,含易熔杂质在10%~15%左右。可作炻器、陶器、耐酸制品、装饰砖、瓷砖及卫生洁具等的原料。如瓷土、苏州阳山高岭土等。 (3)低可塑性黏土:又称硬质黏土,其分散度小,可塑性差,多呈致密块状、石状,耐火度在1580℃以上,是比较纯的黏土,含杂质少。天然耐火黏土的颜色较为复杂,但灼烧后多呈白色,为细陶瓷、耐火制品、耐酸制品的主要原料。如叶腊石、焦宝石、碱石、瓷石等。 此外,按硬度可分为软质黏土(如二次黏土)、半软质黏土和硬质黏土。按用途可分为瓷土、陶土、砖黏土等。按黏土的组成矿物分类,有高岭土、膨润土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