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及举证责任分配(权威解读)
导读:日常生活中,因夫妻一方赌博、信用卡套现等债务,导致无辜的配偶含辛茹苦为其还债的案例屡见不鲜。如何认定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是否应当将“婚姻关系存续”作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唯一判断标准?举证责任又应如何分配?《民事法律文件解读》总第142辑收录了相关疑难案例及观点,本期小编整理了该案核心内容,并附其他同类案例和法律依据,供您参考。
新类型疑难案例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超出夫妻日常事务代理权的债务,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应负举证责任——山东昊玺经贸有限公司诉朱俊强、徐萍民间借贷案
案例要旨: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不应仅以婚姻关系存续为依据,还应考察债务是否为共同生活所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超出夫妻日常事务代理权的债务,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第三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第三人应对自己的“有理由相信”负举证责任。(来源:《民事法律文件解读》 总第142辑)
案情简介:
被告朱俊强于2012年5月28日向原告借款200万元,并出具借条一张。原告于2012年5月30日向被告朱俊强账户转入83万元,并于当日按被告朱俊强指定打入刘峰账户110万元,当时双方约定7万元为借款利息;2012年4月份被告朱俊强向原告借款30万元,原告交付被告承兑汇票三张(票号分别是21811938。2013年11月7日,被告朱俊强重新为原告出具借条两张,对上述两笔借款予以认可,此前所打借条作废。后经原告催要至今未付。另查明,被告徐萍与被告朱俊强系夫妻关系。
法官观点:
1.判断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应综合考虑“婚姻关系存续”、“共同生活、利益共享”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除外的情形只有两种,即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或与债权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实际生活中这两种除外情形极少,从而导致在债权人起诉的案件中,绝大多数债务被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实际上有的却是夫妻一方借的赌债或与债权人串通伪造的债务。不知情的配偶一方,可能会为一段婚姻背上一辈子的债务。实际生活中因夫妻一方赌博、信用卡套现、高利贷等债务,导致无辜的配偶一方含辛茹苦为其还债。
《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的立法本意并非是否定一直沿用的“共同生活、利益共享”标准,而是在依上述标准无法作出认定时的一种必要补充,因此,适用第二十四条时不能简单机械地照搬文字,采取字面解释,应结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本质来判断和理解,也就是说适用该条应当以符合夫妻共同债务的法定性质为前提。如果机械地将“婚姻关系存续”作为唯一标准,既违背了法律最初的立法本意,也曲解了法律与司法解释之间的效力地位关系。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夫妻共同债务的过程中应将“共同生活、利益共享”和“婚姻关系存续”标准合理运用,综合考量,以此推进案件的审理和最后的裁判。
2.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中,应根据借款金额大小、是否必要、用途性质等因素综合判断“日常生活需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一)》)第十七条规定“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由此可以推断在我国,“日常事务”可以理解成“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事项”,由于我国立法并没有就“日常生活需要”作出进一步解释,这就要求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生活经验、审判技巧,结合当地生活水平、当事人家庭收入支出状况等情况,根据借款金额大小、是否必要、用途性质等因素进行公正、客观的自由裁量。
3.未超出夫妻日常事务代理权的小额借款中,债权人主张涉案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举证责任
如果是小额借款,即未超出夫妻日常事务代理权的借款,原则上应推定为夫妻共同债务。此时,债权人主张涉案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只需证明:借贷关系真实存在且债权人已经履行了金钱给付义务;债务形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
债权人起诉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债务,举债方也认可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应首先由举债方证明存在夫妻借款合意或所借款项已经用于家庭共同生活。这既考虑了夫妻身份关系,保护了非举债一方配偶的权益,又考虑了交易安全,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非举债方否认为夫妻共同债务的,应证明并不存在借款合意或所借款项并未用于家庭共同生活,可以提供证据否认借条的真实性或借款并未实际交付,借款的形成是否有违生活经验和生活逻辑;或者是存在《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两种例外情形,即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债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法制史期末复习试卷.doc
- 《计算机应用基础》(周南岳)配套电子教案第4章研究.ppt
- 法制史选择题试卷.doc
- 番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试卷.doc
- 0.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研究.ppt
- 2.1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聚集状态2015研究.ppt
-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研究.ppt
- 0.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研究.ppt
- 《记叙要选好角度》研究.ppt
- 《谏太宗十思疏》翻译研究.ppt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