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语》选读之《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研究.ppt

《论语》选读之《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学 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先秦诸子:? 百家争鸣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媒婆、走卒、时跃、盗、窃、娼. 儒道墨法 儒家 儒家是由孔子开创。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 四书五经六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确立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影响我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的制度。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 儒家思想及其《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   《论语》体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为什么要学论语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海尔老总案头常备着两本书: 《论语》、《孙子兵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辉煌的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也土崩瓦解。“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到处都是乱臣贼子,且个个生龙活虎。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这个洪荒时代,充斥着暴力和弱者的呻吟,混乱和宁静的企望、束缚与挣扎、阴谋与流血,理想碰了钉子,天真遇见邪恶,友情温暖,但世态炎凉。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 (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评析】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2.长沮(jù)、桀(jié)溺(nì)耦(ǒu)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yú)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之?且而与其从辟 (bì)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 (yōu)而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