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武传》 学习目标 1.训练根据语境推测文言字词意思的能力,掌握文段中特殊的文言字词。 2.重点分析文段中体现出来的主人公苏武的性格特征,体会苏武的人格魅力。 作家作品简介 班固:字孟坚, 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我国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后来继承父志,在父亲班彪未完成的《史记后传》基础上撰写《汉书》。 “三班” ,指的是班彪、班固、班昭。 弟弟: 班超(投笔从戎) 妹妹班昭也参与了《汉书》的撰写。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左右的史实。 史书体例 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 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 《春秋》 (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 (左丘明)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 《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重点段落赏析――七、八段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拜会 过了很久 边 趁机 一向 您 尊称 状后 第二年 担任 不计前嫌想要招待你 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在无人的地方自己受苦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担任 台阶 逃亡 大哥 官职 一种罪名 弟弟 骑马的宦官 苏武 妹妹 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何必长久地这样折磨自己 家破人亡,为谁坚强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 辜负 超过 年龄 没有常规 宾前 监狱 没有 凭什么怎能 以身说法,初降如狂 武帝无常,安危不知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没有 为…所…被,受 栽培 即使 名作动服侍 没有 遗憾 父亲做了将军,被封为通侯 近臣 皇恩浩荡,愿肝脑涂地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离去 料定 罪恶滔天 呼陵为王,划清关系 衣襟 沾湿 李陵是如何招降苏武的?苏武又是如何回答的?从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李陵 降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李陵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投敌的行为深感羞愧,又后悔不已,他不是彻底的卖国之人。然而他计较个人得失,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定。? 劝 先自陈皇恩浩荡, 再表为国肝脑涂地的决心, 后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 苏武 拒降 面对家破人亡的惨象和故人好友的感人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