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地理必修一 地球内部圈层.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汽和固体杂质有何作用? (2010·福州3月)2007年10月26日,首都北京遭遇入秋以来第一次大雾天气,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1千米,有些地区的能见度甚至只有50米左右。北京市气象台也首次一天发布两个大雾黄色预警。据此材料及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2题。 1.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 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 * 学案6.地球的圈层结构 《考试说明》对本学案的基本要求有: 1.了解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 2.理解并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本特征。 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掌握地球的圈层结构特征。 重点解决: (1)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 (2)地球内部圈层和大气圈的基本特征。 返回目录 水 圈 大 气 圈 生 物 圈 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交错、相互影响,构成地球上最具活力的外部圈层。 横波(S波) 纵波(P波) 分类 能量波 弹性波 性质 概念 内容 项目 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岩石弹性震动 地球内能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递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液、 气三态物质 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 物质 1.地震波: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地壳 莫霍面 地幔 地核 古登堡面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 依据: 界面: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内地核 外地核 地核 下地幔 上地幔 地幔 地壳 特征 组成物质 深度 (km) 不连续面 圈层名称 莫霍面 古登堡面 17 2900 岩石 铁、镁的硅酸盐类 铁、镍为主 ①由岩石组成 ②厚度不均 固态,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可能为固态,温度、压力、密度均增大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温度、密度、压力都很大 【例1】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填图并回答问题。 (1)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状况可以划分地 球内部圈层构造。在“地球 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中的方框图,填写地球内部各圈层和分界 面的名称。 ⑤地核 ①地壳 ②莫霍界面 ③古登堡界面 ④地幔 (2)最近,我国在渤海发现储量逾10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地震波分为纵波与横波,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地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_____波。 横 3.岩石圈—— 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共同构成与人类具有最紧密关系的外部圈层。 软流层以上的部位属于岩石圈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大气圈 1、低层大气的物质组成 问题:低层大气中各种成分的作用? 干洁空气的组成 干洁空气 水 汽 固体杂质 (1)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固体杂质 臭氧 二氧化碳 氮 氧 干洁空气 作 用 组成成分 维持人类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有机体有氮才能生长 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吸收太阳紫外线,使生物免受伤害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 水汽凝结的凝结核 1.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保温 大气圈 2、大气的垂直分层: 对流层: 大气底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变化; 气温随高度递减; 各层中最薄,但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 空气对流强烈,天气复杂多样。 对 流 层 与人类 的关系 特点成因 主要特点 高度范围 分层 人类就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低纬: 17—18千米 中纬: 10—12千米 高纬: 8—9千米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每升高100米,温度大约降低0.6℃) 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热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 提问:大气的垂直分层及特征 平流层:大气中臭氧的主要分布区。 因其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