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文论中_心_范畴和其和中国之关联.pdf

日本古典文论中_心_范畴和其和中国之关联.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8卷第3期 东 疆 学 刊 V01.28No.3 2011年7月 DongjiangJournaI Jul.2011 日本古典文论中“心’’范畴及其与中国之关联 王向远 [摘要]日本古代文论中的“心”范畴,涉及到文论中的创作主体论、心词(内容与形式)关 系论、审美态度论、主客统一论。日本的“心”、“有心”、“无心”均来自汉语,在语义上接受了 中国影响,但在中国,这些都是哲学概念而不是文论概念,在日本则主要是文论概念。日本 文论中的“心”论及其衍生出来的“心·词”、“歌心”、“有心·无心”等概念,都与中国有关, 都受到中国的影响,但比起中国文论中的“心”论,却具有较高的范畴化程度,“心”论在日本 古典文论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较中国的“心”论为高。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论;日本古典文论;心;心·词;歌心;有心·无心 [文章编号]1002—2007(2011)03一0024一08 [中图分类号]1313.o[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1一03—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重要概念的 起源与发展》,课题编号:2007JJD51074。 [作者简介]王向远,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翻译 文学、东方文学与日本文学、中日关系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北京100875) 意义,既是人体的心脏器官,又是思维器官与精 一、中日之“心的关联 神所寄。作为“心脏”之“心”,心是中心;作为思维 古代日本的“心”一词是从中国输入的外来 器官之“心”,心有知、情、意的功能,是认识、感 词。诚然,在“心”这个汉字传人之前,远古日本人 情、意志的代称,是精神与思考的所在。《说文》 就已经有了“‘二‘二乃”(kokoro)一词,但若细致分云:“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以心配土, 析起来,“.二‘二乃”一词的词根似乎是“‘二‘二” 土为中央,表示人心不仅是身体五脏四肢的主 (koko)”,意即“此处”。“乃”(ro)在远古日语中是宰,而且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中枢。《释名·释形 一个结尾词,起调整语气并表达某种情感的作 体》云:“心,纤也,所识纤微,无物不贯也。”心能 用。日本原有的“‘二‘二乃”,只是“此处”的意思,本 通过思虑而认知事物最细微的部分。心之为 是一个方位代词,可推知当时的日本人是以“心” 。纤”,强调心的认识分析与辨别的功能。《说文系 的部位指代身体所在。在汉字“心”传入后,日本 传通论》云:“心者,人之本也,身之中也,与人俱 人始以“‘二二乃”来训读“心”。中国之“心”与日本 生,故于文,心象人心之正中也。”心在人体五脏 “‘二.二乃”合而为一。同时,保留了汉字本有的音 四肢中居中央,为身之中、人之本。《淮南子·精 与义的“心”,与日本固有的“‘二I二乃”并存。这样, 神训》日:“心者,形之主。’’《鬼谷子·捭阖》云: “心”就有了“L尢”(shin)和“l=‘二乃”(kokoro)“心者,神之主也。”《黄帝内经·素问》云:“心者, 两种读法。前者是“音读”,模仿中国固有的发音; 生之本。”这些均将“心”解释为人之主宰与根本。 后者是日本人的训读。两者作为词素时,其构词 在后来的儒学与佛学中,“心”成为一个核心概 功能有所不同,但作为单字,其意思基本相同。 念。随着儒学、佛学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中国之 在中国古人看来,“心”包含着两方面的基本 “心”以及关于心的种种言说,特别是中国儒学中 ·24· 万方数据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