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工程地质概要
* * 第一章 工程地质 * * 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胀、波浪冲击、地震等引起的物理力使岩体崩解、碎裂的过程 物理风化 量 化学风化 岩体与空气、水和各种水溶液相互作用使岩石成分发生变化,形成粘粒和可溶盐的过程 量质 搬运沉积 岩石 大小、形状和成分都不相同的松散颗粒集合体 土 土的生成 生物风化 由动物、植物和人类活动对岩体的破坏称生物风化。 1.1 概述 地表的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地基与基础高计方案的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 建筑场地的形成: (1)内力地质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 * * 地质年代: 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层) * * 1.2 矿物与岩石 矿物的种类:原生、次生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形态、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 鉴定:肉眼鉴定、偏光显微镜 * * 岩石的类型和性质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石的硬度 :硬质岩石(fr≥30kPa)软质岩 风化程度 :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 * * * * 洪积土 冲积土 海积土 风积土 成因 类型 湖积土 冰积土 残积土 坡积土 指岩石经风化后未被搬运而残留于原地的碎屑堆积物。颗粒表面粗糙、多棱角、无分选、无层理 残积土受重力和暂时性流水的作用,搬运到山坡或坡脚处沉积起来的土,坡积颗粒随斜坡自上而下呈现由粗到细的分选性和局部层理 残积土和坡积土受洪水冲刷、搬运,在山沟出口处或山前平原沉积的土。分选性、磨圆度。 河流的流水作用搬运到河谷坡降平缓的地带沉积下来的土,这类土经过长距离的搬运,颗粒有较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常有层理 在湖泊及沼泽等极为缓慢水流或静水条件下沉积下来的土,或称淤积土,含大量细微颗粒、有机物,成为具有特殊性质的淤泥或淤泥质土 由河流流水搬运到海洋环境下沉积下来的土 由风力搬运形成的土,颗粒磨圆度好、分选性好。西北黄土 由冰川或冰水挟带搬运形成的沉积物,颗粒粗细变化大,土质不均匀 1.3 第四纪沉积层 1.4 不良地质条件 断层 岩层节理发育场地 滑坡 河床冲淤 岸坡失稳 河沟侧向位移 * * * * 1.5.1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基础埋深:冻胀的影响 施工排水:基槽开挖与基础施工 地下水位升降:上升:粘性土软化,湿陷等;下降:沉降 地下室防水: 水质侵蚀性:化学物质 空心结构物浮起:地面下的水池、油罐等 承压水冲破基槽:承压水上涌 * * 1.5.2 地下水分类 上层滞水:积聚在局部隔水层上的水 潜水:埋藏在地表下第一个连续分布的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 承压水:埋藏在两个连续分布的隔水层之间完全充满的在压地下水。 * * 1.5.3 地下水位 初见水位:钻孔时,钻头带上水时所测得的水位 稳定水位:钻孔完毕后,将钻孔的孔中保护好,待24小时后再测钻孔的水位为稳定水位。 历年最高水位:重大工程,往往跨年度施工,应考虑地下水历年最高水位。 * * 或 层流:即相邻两个水分子运动的轨迹相互平行而不混流。 式中:q—单位渗水量,cm3/s; v—断面平均渗流速度,cm/s; i—水力梯度或水力坡降; k—土的渗透系数,cm/s 达西定律:在层流条件下,土中水渗流速度与能量(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的渗流规律 Δ h1 h2 达西根据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的渗出水量q与圆筒断面积A和水力梯度i成正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写成等式(达西定律表达式) 1.5.4 地下水的运动 法国学者达西于1856年通过砂土的渗透实验,发现地下水的运动规律,称为达西定律。 * * 渗流引起的渗透破坏问题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由于渗流力的作用,使土体颗粒流失或局部土体产生移动,导致土体变形甚至失稳,主要表现为流土和管涌; 二是由于渗流作用,使水压力或浮力发生变化,导致土体或结构物失稳,表现为岸坡滑动或挡土墙等构造物整体失稳。 * * 渗透力的存在,将使土体内部受力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土体稳定性有显著的影响 渗透力方向与重力一致,促使土体压密、强度提高,有利于土体稳定 渗流方向近乎水平,使土粒产生向下游移动的趋势,对稳定不利 渗流力与重力方向相反,当渗透力大于土体的浮重度,土粒将被水流冲出 a b c 流土现象 * * 流砂现象的防治原则 (1)减小或消除水头差 采用明沟排水和井点降水的方法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在基坑内(外)设置排水沟、集水井,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排水沟或集水井排出 原地下水位 明沟排水 原水位面 一级抽水后水位 二级抽水后水位 多级井点降水 要求地下水位降得较深,采用井点降水。在基坑周围布置一排至几排井点,从井中抽水降低水位 * * 流砂现象的防治原则 (2)增长渗流路径 沿坑壁打入板桩,它一方面可以加固坑壁,同时增加了地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体育理论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季开学第一课精品课件.pptx
- 空分液化装置工艺卡片.pdf VIP
- 2021年5月22日事业单位联考A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含答案).pdf VIP
- 上交大《高速铁路动车组餐饮服务与管理》教学资料 教学课件 模块6.pptx VIP
- RICOH理光DD 3344c操作说明书.pdf
- 食堂装修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pdf VIP
- GB51162-2016 重型结构和设备整体提升技术规范.docx VIP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中国区实践赛(昇腾Al赛道)省决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