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史学角度浅析谭嗣同就义对后世的积极影响.doc
从史学角度浅析谭嗣同就义对后世的积极影响
摘 要: 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革而流血的第一人,当今社会所流行的生死价值观对于他的死有着不同的评价,即有意义论和无意义论。事实上,谭嗣同的慷慨就义为后人留下的不仅是一种无畏的气概,更重要的是对于以毛泽东、杨昌济、唐才常等为代表的不同社会阶层的万千仁人志士所带来的精神影响。他的牺牲对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向新的社会性质变革起到了精神上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史学角度 谭嗣同 就义 价值 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对生命价值观认识的逐步重视,生命价值这一话题也从个人本位主义思想渐进向对历史人物的生死价值考评转移。谭嗣同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维新志士、变法流血第一人,也成为上至社会各界思想、理论家,下至“90后”年轻一代对于生死价值争论的焦点之一。在戊戌变法中,曾现多种对于谭嗣同就义的评述。对其牺牲的价值角度而言,分为有意义论和无意义论两种论调。
谭嗣同其人: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是清末戊戌变法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在其三十三年短暂的生命中,有着《仁学》、创南学会、办《湘报》、开矿山、修铁路等系列前人未敢尝试之壮举。在维新变法中夜访袁世凯的果敢精神也引得世人称道。纵论谭嗣同的一生,最大之影响莫过于其牺牲对于后世的积极影响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谭氏作为一代封疆大吏之后(其父谭继洵,咸丰九年进士,先后任甘肃按察使、布政使,湖北巡抚),家庭环境优越,符合纨绔子弟的基本条件,虽“幼丧母,为父妾所虐”,但生于官宦之家,得锦衣玉食未尝不可,况其父也曾“用重金为谭嗣同捐了一个候补知府的官衔,分发江苏,等待委任”。[1]可以说谭嗣同的人生之路虽不平坦,却前途无量,无须说努力进取,只消不与维新活动人士为伍,便可保全性命而后平步青云。但他最终选择了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献身改革。
他的就义在客观上对历史的前进,以及后世的革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他的死已经超越了一个基本意义上的生死观问题。“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的死不仅是“重于泰山”,甚至“重逾泰山”。他为后人留下的不单是不惧死的大无畏革新气概,更重要的是在这豪气离世的背后,谭嗣同舍生取义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
一、谭嗣同牺牲意义之反对派观点
对于谭嗣同的舍生取义,世人均给予充分肯定,但对于其放弃机会出逃、拒绝亲友营救而“待死”的做法,以及他对“外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2]的观点,时至今日,有较多的学者和网友予以批驳。主要的反对观点包括对其继续生存而为革命奔走的意义更为重大的角度进行假设,并通过鲁迅的《药》这篇小说作为重要的引证进行论述。
对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黄征学先生对此观点是:“革命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想要以几个人的血去唤醒整个民族精神上的麻木状态,其效果还是相当有限的,……与其这样,倒不如活着继续战斗,唤起更多国人的精神觉醒。”[3]
网络上有一个讨论话题:《你同意谭嗣同为变法流血牺牲,最终就义吗?为什么?》不少人对于谭氏的慷慨赴死颇有微词:“那时候梁启超就到逃到日本,然后回来继续为祖国出力。谭嗣同应该是受多封建愚忠的思想,估计心里想着大不了十八年后照样是条好汉,想以此来成就自己的威名,我个人是不屑于这种想法的,蝼蚁尚且偷生,就不能存下自己的性命待来日东山再起么,而且这种牺牲有用么,鲁迅的《药》就强烈讽刺了这点,愚昧的人用烈士的血当药引,可笑可叹。所以我个人不同意!”[4]
二、谭嗣同就义对于革命者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谭嗣同的牺牲对后世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革命具有推动作用。其献身的壮举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谭嗣同的选择,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不计其数的后来人。以下列举的是谭嗣同就义对其直接影响较大的几位知名人士。
(一)毛泽东,字润之,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1893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潭县韶山冲。毛泽东所受到的谭嗣同的影响不仅在于毛泽东师从杨昌济,转道接受其思想,更重要的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对其十分敬仰,特别是在谭嗣同就义后,谓之:“前之谭嗣同,今之陈独秀,魄力雄大,成非今之俗学所可比。”[5]这在客观上极大地肯定了谭嗣同就义的历史作用。身为毛泽东老师的杨昌济“常以这种精神教导学生,提倡一个准备肩负历史重任的人,要有为国家、为民族而自我牺牲的献身精神。这种为‘天下万世’之‘大我’而敢于牺牲个人‘一身一家’之‘小我’的高尚献身精神,曾经给毛泽东以巨大的精神激励,毛泽东不仅恭录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