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列维坦与契词夫.doc
列维坦与契词夫
伊萨克?伊利奇?列维坦(1860―1900)是俄国杰出的写生画家、现实主义风景画大师、巡回展览画派的成员之一。列维坦对俄罗斯大自然的美有非凡敏锐的感受力,他善于表现瞬息万变的大自然朴素、内在的魅力,通过描绘俄罗斯人所熟悉的、处处可见的典型景物,表现人的思想、情绪,对自然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体验。列维坦多以黄昏、傍晚、暮色为主题,情趣谐和,意境幽邃,寓情于景,深刻而富有个性地表现了人的心灵与大自然生命的联系。他酷爱俄罗斯文学和音乐,把自己从文学和音乐中汲取的养分都糅进画作之中,开创了俄罗斯风景绘画的新境界,被誉为“歌咏大自然的诗人”。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的作品以短小精悍、简练朴素、结构紧凑、情节生动见长,同时富于幽默感。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往往被视为“生活中的切片”,他用独特的叙述方法,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呈现生活本来的面貌,使文字如色彩般流动,形成了风格独特的现实主义风格。契诃夫也被称作“文学家中的列维坦”,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望着温暖的夜晚的天空,望着映照出疲惫而忧郁的落日的河流和水塘,是一种可以为之付出全部灵魂的莫大满足。”从19世纪90年代末到20世纪初,契诃夫将创作重点转向了戏剧。他创作的大量优秀剧作与其小说成就交相辉映。
相识
列维坦和契诃夫的相识得益于契诃夫的二哥尼古拉。19世纪70年代,列维坦在莫斯科绘画雕塑学校求学时认识了尼古拉。两个年轻人志趣相投,很快熟悉起来。这段穷并快乐着的日子给二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1879年,契诃夫来到莫斯科,经由尼古拉介绍与列维坦结识,而两人真正亲密起来是在1885年。那年暮春,列维坦到莫斯科近郊写生,巧遇在邻村巴布金诺度夏的契诃夫一家。在契诃夫兄弟的邀请下,过了几天列维坦搬到了巴布金诺,住到了契诃夫租住的别墅里。
关于那个夏天,契诃夫的妹妹玛利亚?甫洛夫娜?契诃夫娜写道:“我常常回忆起青年时代,所有的嬉笑欢闹,那充满生机的画面。欢乐的、无忧无虑的笑声从早到晚从不停歇。任何一件小事:在邻村的池塘里捉到条鲫鱼啦,出去采蘑菇啦,都成为令年轻人惊奇的消遣。列维坦总是和我们淘气。”
来到契诃夫家做客的还有艺术家、文学家和演员。每到夜晚,大家聚在一起朗诵诗歌,讨论文学问题,女主人在一旁弹琴。列维坦也乐在其中,他喜爱朗诵巴拉丁斯基、丘特切夫、尼吉丁、阿?托尔斯泰等人的诗作。
表面上看,年轻人沉浸在层出不穷的恶作剧的欢乐中,但这并没有影响列维坦和契诃夫的创作。每天清晨,列维坦总是第一个起床。契诃夫7点钟开始写作时,列维坦已完成了一幅画。两位艺术家勤奋工作,在巴布金诺度夏期间,契诃夫创作了大量风趣幽默的作品,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列维坦也不落后,完成了一批绝妙的画作,其中包括一幅著名的契诃夫侧面像。
相惜
列维坦和契诃夫的生平经历、文艺创作和命运走向中存在许多交叉点。列维坦出生在一个贫苦犹太人家庭,13岁就成为孤儿,生活贫穷,一生屡遭沙皇政府的歧视和迫害,饱受疾病与贫困的折磨,曾两次因忧郁症发作而自杀,并终身未娶。契诃夫的祖先起先是农奴,到了他祖父才赎得自由。契诃夫从小时候起,就经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照料生意。契诃夫自己曾说:“我小时候没有童年生活。”
列维坦和契诃夫几乎同时开始创作生涯。1880年列维坦以小幅风景画《秋日,索科尔尼基》步入画坛。这幅画以洗练的手法描绘出大自然的深秋景色,成为列维坦的成名作。列维坦以极低的报酬在杂志上发表素描和石印画。虽然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生计,但列维坦绝不允许作品流于粗制滥造的平庸货色。画家对自己的才华负责,不让任何一幅作品显得肤浅和马虎。此时契诃夫也开始在杂志上发表《形形色色的故事》。契诃夫将每天写作视为按日计酬的劳动,以此挣钱供养家庭。窘迫的生活状况没有太影响作品的质量,契诃夫总是仔细地斟酌词句,使每篇短篇小说都以近乎完美的面貌呈现于世人面前。有时列维坦的画作和安东沙?契洪捷(契诃夫当时所用的笔名)的短篇小说会同时出现在一本杂志上。
列维坦和契诃夫对自然、文学和艺术共同的爱好也体现在两人创作的相互影响上。在伏尔加河沿岸,有一座不甚重要但风景如画的小城普廖斯,是列维坦最为钟爱的创作地。这座小城及其周边地区屡屡出现在列维坦的素描、水彩画和写生画中。以普廖斯的风光为素材,列维坦创作了许多明朗愉快的作品:《黄昏?金色的普廖斯》(1888),《普廖斯的角落》(1888),《余晖下的普廖斯木教堂》(1888),《旧农舍?普廖斯》(1888―1889)等等。列维坦描绘的小城普廖斯形象不难令人联想起契诃夫笔下的俄国外省小城。在短篇小说《我的生活》中,契诃夫借主人公之口,巧妙地道出了自己对外省小城的感情:“我爱这小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