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
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相关问题
段天璟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
摘要:本文将辽东丘陵北部地区的以马城子诸洞穴墓葬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分成了三期。结合已有研
究成果揭示出,在岳石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该类考古学文化遗存与辽东半岛上的岳石文化和上马石瓮棺葬
遗存有着交流和互动的史实。并指出,在岳石文化之后,辽东丘陵地区可能出现了一些共同的时代特征,
从而成为了左近地区后来出现的石构墓葬遗存的重要文化背景。
关键词:辽东丘陵北部地区;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岳石文化;上马石瓮棺葬遗存;
中图分类号:K871 文献标识码:A
以千山山脉为主干的辽东丘陵地区,南面濒海,东北部与长白山脉毗连。以辽河口和
鸭绿江口一线为界,可将该地区分为南部面向海洋的辽东半岛丘陵地区和北部面向大陆的辽
东丘陵北部地区。辽东半岛丘陵地区拱卫渤海,与胶东半岛呈犄角之势;北部丘陵地区则是
沿海地区连接内陆的重要缓冲地带。
1
笔者曾就辽东半岛上的岳石文化遗存的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
步将目光投向辽东丘陵北部地区,考察该地区夏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分期、年代及文化
交流等问题。
一、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与编年
1979 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在辽宁本溪山城子庙后山 B 、C 洞发现了一类新的青铜
时代文化遗存,发掘者认为,这类遗存“在埋葬风俗、生活器皿和生产用具上均具自身特点”
2
并将其命名为“庙后山文化类型” 。李恭笃先生指出,在本溪北甸近边寺2 号洞,发现有
这类遗存叠压于“以新石器时代的直筒罐为主的文化遗存”之上的层位关系,并进一步归纳
3
了庙后山文化的基本特征 ,继而将分布于太子河上游以马城子B 洞下层为代表的新石器时
代文化遗存称为“马城子文化类型”,将以山城子B 洞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存称为“庙
4
后山文化类型” 。随着本溪地区马城子A 、B 、C 洞、张家堡A 洞、山城子B 、C 洞、北甸
5
A 洞等洞穴墓葬遗址的发掘 ,该类遗存的发现日渐丰富。《马城子》报告将此类文化遗存命
名为“马城子文化”,并认为“马城子文化”分布于辽东山区,与同时期辽河平原上的顺山
6
屯文化属“由同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发展延续而来的,分布于不同地区的两个分支” 。赵
宾福先生认为“新乐上层文化”、“老虎冲类型”、“顺山屯类型”、“望花类型”、“庙后山文化”
7
等应属于同一种考古学文化,并用统称之为“马城子文化” 。
鉴于学界对此类遗存的内涵、性质等问题,尚存在不同意见。这里,我们暂将以《马城
子》报告发表的早期青铜时代各洞穴墓葬为代表的文化遗存统称为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
马城子诸洞穴墓葬遗存的分期问题是讨论辽东丘陵地区文化交流的基础,也是解决周边
地区相关文化遗存的年代与源流等问题的关键。
在该类遗存中,张家堡A 洞、山城子 B 、C 洞墓葬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发现了具
有分期意义的层位关系,为我们解决这类遗存的分期问题提供了条件。
该类遗存的陶器器类比较简单,主要有壶、罐、钵、碗、杯、盆等。以壶数量最多。例
如,张家堡A 洞墓地共出土陶器309 件,其中壶 157 件,占出土器物总数的50.8% 。同时,
陶壶的种类较多、形态多样。因此,陶壶可以作为分期的指征性器物。
观察马城子诸洞穴遗存出土陶壶的形态,可以发现,《马城子》报告按照陶壶的颈部形
态将其分成了斜颈、直颈、鼓颈、短颈等类,一同并列的还有竖耳、横耳以及卷沿类陶壶(表
一)。其中,斜颈和直颈类壶均有腹部无耳和有耳两种形态,同时因耳的做法不同还有竖、
横桥状耳及竖、横盲耳、三角形盲耳等形制;而竖或横耳类壶的颈部特征既有直颈,又有斜
颈,耳部特征也是既有桥状耳又有盲耳。该类遗存陶壶的颈部形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镇痛治疗规范.docx VIP
- 数字文化与娱乐:2025年动漫IP衍生品市场洞察报告.docx
- 护理安全管理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课件教学教材演示幻灯片.ppt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动物园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docx
- NB-T 47047-2015 承压设备用镍及镍合金无缝管.pdf VIP
- 气道净化护理(2024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高中数学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doc VIP
- 《电子商务概论》(附微课 第5版)课件 第7、8章 新媒体运营、 电子商务安全.pdf
- 深圳市育才教育团育才三中语文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测绘地形图图技术总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