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凌云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班集体建设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班集体建设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班级文化受到强烈冲击,班集体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也随之恶化,我们急需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来改变这一现状。为此,笔者试从主题班会内化诚实守信、行为作业外显孝敬父母、规章制度培养责任意识、各类活动尽显主人翁精神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力图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促进班集体建设。
【关键词】:传统美德 班级文化 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进步,世界进入了信息化网络时代,学校班级文化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强大冲击,班级文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相当多的学生厌学逃学,;有的学生滋生了“向钱看”的思想;有的学生染上了偷窃的恶习,青少年犯罪率大幅度上升。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些问题说明,班集体建设急需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对其进行教育。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不仅是学校德育内容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现代学校德育的源流。从现行学校德育内容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内容对照看。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现行学校德育中居于基础地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究竟通过怎样具体的措施,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承继,使学生把传统美德内化于心,付诸于行,并养成习惯,蔚然成风呢?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很多,不可能都拿来教育学生,而且空洞的说教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围绕本班学生实际,笔者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下意识的加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包括:
一、 主题班会内化诚实守信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会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树立人生观都起着作用。每到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学校都要求开展以考风考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就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可是学生并不感觉作弊是可耻的,作弊现象还是十分普遍,而如何在主题班会中使学生认识到诚信考试,公平竞争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班会:先是无记名调查:你作弊过嘛?作弊后的成绩如何??????等等。把调查中某些同学的答卷放在幻灯片上让同学讨论,其中一个同学说:“没有同学觉得作弊是可耻的,被老师发现只是运气背,不会作弊才会被同学笑话。”大多数同学表示同意这个观点,黎强甚至举出例子:“大学教授朱学勤还抄袭别人的论文呢?”胡姚也说:“自己读大学的姐姐说考试都有的抄的。”杨朦却不同意:“我爸爸考驾照的时候,理论考试是翻书做的,刚买了车子那阵子,不知道回老家路上路标上圆圈里写个50是什么意思,反正回家一次就超速被罚一次,罚了三次共700元钱,交完罚单发牢骚,我怎么知道哪个路段开多少速度是不超速的。一说起来才知道那个圆圈里写个50,表示最高速度不得超过50码。这就是作弊的代价。”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不仅仅是中学生考试作弊,甚至各行各业都存在作弊现象,具有普遍性,作弊带来的后果不是即时显现的,是隐性的,是看不见的。作弊虽然使得各种考核暂时应付过去了,可是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学生考试作弊,免除了父母的责罚,老师的批评,却给老师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知识从而使得学生自己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总的来讲,还是不合算的。大家一致达成共识:考试还是不作弊为好。于是大家一起宣誓,保证考试不作弊。
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互相监督,考试作弊的现象少了,考试过后,又进行一次成绩分析的主题班会,对学习努力了,考试不作弊,成绩不大理想的同学给予表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诚实守信的同学也给予大力的表扬和肯定。班级里逐渐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的风气。
二、 行为作业外显孝敬父母
每次和家长联系,就会听到家长的抱怨,说孩子顶嘴、和父母赌气,甚至骂父母。一次开学报名,一个女生的妈妈不顾周围家长学生围观,唠叨着孩子假期在家里开口要钱,晚睡晚起,和父母顶嘴,甚至嫌弃爷爷奶奶。针对这个情况,我就布置行为作业:一是每天回家,离家,都大声的和父母招呼:“妈妈我去学校了,妈妈我回家了。”二是每个周末都要做的,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若家里有祖辈的 ,要给祖辈倒水、盛饭。对父母的指责、唠叨不做到不翻白眼,不摔门,不顶撞。刚开始几周,我打电话询问几个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孩子回家的问候感觉很温馨,有的还说很感动,也有几个叛逆性强一些的同学只偶尔问候。于是我在班级表扬了几个做的好的同学,转达了家长的感受,以刺激做的不好的同学。不点名的批评了某些同学,私下又找了这几个同学谈话。并和家长约定,孩子主动招呼后,要表现的很开心,同时打电话给我,我再做出表扬。如此反复几次后,家长会上,家长们反映孩子变的有礼貌多了,亲子关系也融洽多了。
三、 规章制度培养责任意识
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