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PDFVIP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维普资讯 第23卷第6期 地 理 科 学 V01.23 No.6 2003年 12月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Dec.,2 0 0 3 文章编号:1000—0690(2003)06一o699一o6 东天山北麓2000多年以来的森林线与环境变化 阎 顺 ,孔昭宸 ,杨振京 ,倪 健 ,李树峰 (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新疆 乌鲁木齐830011;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 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河北 正定 050308) 摘要:依据吉木萨尔县泉子街乡桦树窝子和小西沟两个剖面进行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分析,结合剖面岩性特征 分析、历史文献记录和碳屑鉴定,揭示了天山北麓最近2000多年以来的环境变化。2000aB.P.以前 ,该地植 被为荒漠草原;2000一l300aB.P.(50aB.C.一650A.D.),植被为草原植被,其中1750—1400aB.P.(2oo 550A.D.),植被为有少量森林的草原植被,当时气候状况较今凉湿,适宜云杉生长,使得云杉林带下移,幅度可 达250m左右。当时的年均气温较今低 l℃而降水量较高,是新疆历史上一个相对冷湿的环境;约 l300—450a B.P.(650—1500A.D.),植被为荒漠草原 ;450aB.P.年以来 ,植被为荒漠草原—草原。 关 键 词i天山北麓 ;孢粉分析;森林带变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P461.7 文献标识码:A chanica),后来被砍伐。在剖面以南 1(7km左右,是 1 区域环境和剖面概况 天山北坡云杉林 的下限,树种为雪岭云杉 (Picea 1.1 环境简况 schrenkiana),海拔 1650m左右。林缘其它树种 桦树窝子和小西沟剖面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 很少,偶见桦木和花楸 (Sorbustianschanica),在大 泉子街乡,剖面处于天山北坡的前山丘陵区,地形 沟中有扬树和柳树 (Salix)。林缘有草原植被,主 较平缓,总体上南高北低,南面临近中山带,北面还 要有针矛(Stipacapillata)、早熟禾 (Pot=anltua)及 有一排低山丘陵。两剖面相距仅200m多。前者 其它一些杂类草,如黄芪 (Astragalus)、老鹳 草 处在一沟中,地理坐标为43。48.3N、89。8E,海拔 (Grlanium)、紫菀 (Aster)繁娄 (s )等。 为1320m。后者 处在 一梁上 ,位 于43。48.1N、 1.2 剖面描述 (图1) 89o7.3E,海拔 1360m 。该区在 2000多年以前 桦树窝子剖面:剖面总厚 110cm,自下而上分 已经有人类活动 ¨,2J。区内年均气温5℃左右,年 为 6层 : 均降水量约300mill。由于气温偏低,降雨少,农作 1层:110—88cm,可见厚度22cm,为含小砾石灰黑色 物除部分小麦和玉米外,比较适合种植土豆和大 黏土,底部潜水出露。在底部灰黑色黏土中采 “C样,测年 为2170±185aB.P.,树轮校正后为2150~225aB.P.。 蒜。自然植被为荒漠草原,主要有蒿 (Artemisia)、 2层:88—38cm,厚50cm,为棕黑色黏土,下部有机质 沙生针茅 (stipaglareosa)、驼绒藜 (Ce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