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语法(副词之范围副词)
四、范围副词 对谓词性成分进行范围方面限制的副词,根据范围不同,分三类: 1、表示总括(都、全) “凡、悉、毕、备、举、率、咸、具、俱、齐、尽、皆、总、一”等 例: 陈胜王,凡六月。《史记 陈涉世家》 凡败法之人,必设诈托物以来亲,又好言天下之所希有。《韩非子 饰邪》 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雠者所快。《后汉书 朱浮传》)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史记 周本纪》 群臣闻见者毕贺。《战国策 秦策二》 险阻艰难,备尝之矣。《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韩愈《进学解》 比较: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背约,不如勿许。《汉书 韩安国传》 蛰虫咸动,开户始出。《吕氏春秋 仲春》 僖子不对而泣曰:“君举不信群臣乎?”《左传 哀公七年》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孟子 告子上》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陶渊明《於王抚军座送客》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杜甫《北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苏轼《春日》 对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号令一出太后。《史记 吕太后纪》 比较: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史记 滑稽列传》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论语 檀弓下》 2、表示特定限制范围(仅仅、只) “第(弟)、唯(维、惟)、仅、直、止、徒、但、特、独、只、祗衹秪秖禔(常混用)”等,结尾常接“耳、而已”等表示限制的语气词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王禹偁《黄冈竹楼记》 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 昭王笑而谢之,曰:“客胡为若此,寡人直与客论耳。”《战国策 齐策四》 比较: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坠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史记 留侯世家》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蒲松龄《聊斋志异 狼三则》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辞》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礼运》 今单于闻,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禔取辱耳。《史记 韩长孺列传》 ? “仅”用于表示数量少,意思是“只、才”。唐人还有一用法,接于数量词前,表示数量多,意思是“差不多” 例: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 齐策》 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白居易《与元九书》 ? 惯用结构“弟(第)令、藉第令”,连词,意思是 “纵使、即使” 例: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 陈涉世家》 三、表示共同或相互 俱、偕、并、兼、交等(一起、共同) 交、相、交相、相与等(互相) (注:相、相与又有“一起、共同”的意思)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 梁惠王上》 比较: 周郑交恶。《左传 隐公三年》 周郑交质。《左传 隐公三年》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王符《潜夫论 明暗》 孙膑与庞涓俱学兵法。《史记 项羽本纪》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 邶风 击鼓》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互相覆盖,互相交错联通。相,双方互相施事。 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韩非子 五蠹》 比较: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 相寻故居,皆为瓦砾荒榛,唯故砧尚在。唐 皇甫氏《原化记 采药民》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练习: 1、分析总结《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相”字用法。 2、文段注释与翻译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对曰:“取金之时,徒见金耳。” 此真大有所宥也。夫人有所宥者,固以昼为昏,以白为黑,以尧为桀。宥之为败亦大矣。亡国之主,其皆甚有所宥邪?故凡人必别宥然后知,别宥则能全其天矣。《吕氏春秋 去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