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戒奢侈》讲评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文《戒奢侈》讲评2

* 作文《戒奢侈》片断讲评 题好文一半 1、奢侈不是高品质 2、简约也可不简单(许旭晖) 3、杜绝浪费,合理消费(宋劲、周昀宜) 4、浪费不取,节俭不忘(黄吉珍) 5、从零浪费做起(廖秀娟) 6、堵住奢侈之源(陆肖蓓) 7、勤俭也能高品质(何梓菱) 8、奢无度,祸不休(徐焕章) 9、拒绝浪费,适度消费(班诚、梁宥言) 10、成由勤俭败由奢(黎明代颉) 11、发挥“钱”能(卢艺丹) 12、“伪富裕”还需“真勤俭”(禹文沂) 13、君子有财,用之有度(韦园园) 14、奢侈品==必需品(梁潇艺) 15、取之必有度,用之应有节(黄德晨) 16、身处衣食无忧,当念物力维艰(潘林琳) 17、戒奢从俭(韦晓丹) 18、别让节俭成为过去时(刘骐宁) 19、奢侈之风何时休(谢灵子) 20、莫让消费成浪费(张桂铭) 21、浪费是种奢“耻”(黄湘媛) 22、奢侈?奢耻! 23、只求物尽其用,何必奢侈成风(秦嘉毅) 24、莫让奢侈成为中国特色 例好理好文就好 从个人的角度来说 奢侈无度危害自身 从社会的角度来说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我们不能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的欲望。 例好理好文就好 1、经济学家杜森贝提出一种消费效应叫“棘轮效应”,是指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这个效应的另一种表述是宋代司马光给在《训俭示康》这封家书中送给儿子司马康的一句著名的话:“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诚然,在物质不再匮乏的今天,在保健品、营养品、吃饭穿衣以及文娱活动极其丰富的家庭生活环境里,再提“由奢入俭”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饥而欲食,寒而欲暧”,是人与生俱来的欲望,改善生活条件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奢求无度而不加节制,“富不过三代”就会成为必然的谶语,就会出现“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的情况。 2、商纣王登位之初,大家都认为这位精明的国君能让商朝的江山坚如磐石。一日,纣王命人用象牙做了一双筷子,高兴地使用这双象牙筷子就餐。他的叔父箕子见了,忧心忡忡,劝他收起来,而纣王却觉得箕子小题大做,满朝文武大臣也不以为然。而箕子说:“纣王用象牙做筷子,必定不会再用瓦罐盛汤装饭,肯定要改用犀牛角做成的杯子和美玉制成的饭碗;有了象牙筷、犀牛角杯和美玉碗,难道还会用它来吃粗茶淡饭吗?吃的是美酒佳肴,穿的自然要绫罗绸缎,住的就要求富丽堂皇,还要大兴土木筑起楼台亭阁以便取乐了。对这样的后果我觉得不寒而栗。”    仅仅5年时间,箕子的预言果然应验了,纣王酒池肉林的恣意骄奢,便断送了商汤绵延500年的江山。而箕子对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的评价,不也是敲给后世的警钟吗?   3、1993年秋天。比尔·盖茨和后来成为他妻子的梅琳达等人到非洲旅游,当地人民的极度贫困激起盖茨心灵的震颤。盖茨感慨之余,建立了9400万美元的基金会。   2000年1月,盖茨将原先的两个基金会合并,组成了“比尔与梅琳达基金会”。这一基金会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总额高达240亿美元。 比尔·盖茨个人资产总额达460亿美元,盖茨夫妇曾经表示,他们死后,只有几百万美元的遗产会属于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将都捐给慈善事业。   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 总460亿 240亿 遗产几百万 其余捐赠 从社会的角度说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不能无限制地利用资源来满足人类无尽的欲望。有一位作家曾经把那些过度使用资源的人类个体比作癌细胞  “我们常以为癌细胞是不健康的细胞,其实不然,癌细胞是最健康、最有活力的,别的细胞虽然会分裂,但分裂会有止境。癌细胞的分裂永远不会停止。不断的分裂需要养分,但是人的养分有限,癌细胞的不断分裂最后将其它正常细胞的养分吸取得一干二净。” 人的奢侈浪费就是社会的癌细胞。    ……因为太健康,所以我们吃得多。因为有钱,所以我们消耗掉大量能源。可是,地球上就这么多资源,我们用得多,其它人类就倒霉了。   百分之八十的资源,由百分之二十的人类消耗掉。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这样地吃远洋的鱼,全地球海里的鱼只够我们吃一天。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像我们一样地享受,地球上的资源能撑多久?” 我们需要警惕的一个奇怪的悖论,那就是:虽然癌细胞无论对人体还是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在我们的身边却到处充斥着一种尊崇“癌细胞”的文化。  那些如正常细胞一样进行次数有限的成长者,即使周围养分充足,仍会彼此联络,以决定是否自我限制。这些人被我们视为是一些无能无为的“弱者”,而那些与此相对的所谓“强者”,却像癌细胞一样缺乏正常细胞具有的抑制机制,会不顾周遭环境,无止尽的扩张和成长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