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鉴赏诗歌语言:炼字.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语言——炼字(讲课用) 热身练习: 下列诗词中黑体的字各有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6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7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这句话完整的解释应该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就像海面上生长出来的一样。作者明是写景,实则抒情,抒发的是天各一方的相思之情。生活的“生”字,意思是出生古人认为日月是由大海孕育的,日月在大海中诞生。“曈曈日”,指由暗转明的朝阳“寻寻觅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金石丢失等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寻啊觅啊,想寻些什么呢?不太清楚,一切都是那么茫然,或许她是想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来慰藉自己,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这是作者的心境使然,常言说“人悲物亦悲”,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正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步骤: 1、 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 2、 看所要鉴赏的语言对这个对象进行了怎样的描写(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 看它表现得怎样(准确、鲜明、形象、生动、含蓄、凝练、淋漓尽致等),有怎样的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作用)。 例: 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问:第一句中的“铺”字有什么作用? 答:“铺”字写出了“残阳”(表现对象)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对这个对象进行了怎样的描写)用词更准确、形象(看它表现得怎样),而且它还能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更贴切地表现诗人此时的心境。(有怎样的作用) 一、对动词的考查 1、强调动态的动词的考查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问:此诗中“望”字有什么妙用? 答:此诗之“望”,虚写作者(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置身峰头(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既生动形象地(看它表现得怎样)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有怎样的作用)。 2、表引领作用的动词的考查 (1)“某动词”领起了什么内容。 (2)对领起内容进行概括叙述 (3)由它领起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例:望蓟门(唐)祖咏①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③,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①祖咏:唐代诗人。②三边:泛指边境。③胡月:胡地之月,边地之月。结合原诗,众写景抒情的角度谈一谈“望”字在全诗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望在全诗中领起所见(“某动词”领起了什么内容):寒光、积雪、曙色、危旌、烽火等意象(对领起内容进行概括叙述),渲染了战斗场景气势之盛;全诗行文,由望中所见,生望中所感(“心惊”之感受,“论功”之壮志),景与情自然交融,使作者由望而感,渴望建功立业这种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由它领起的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3、化动为静的动词的考查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答:化动为静,形象(看它表现得怎样)地描绘出遥看瀑布(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飞泻时的景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4、 对心理动词的考查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注。 注:却关:拉开门闩开门。诗中的三、四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 答:“疑”“急”二字用得最好,把一个正在玩耍的儿童(看所要鉴赏的语言的表现对象是什么)看到船儿进入水湾,“疑”是有客人来了,就“急”忙跑去打开柴门迎客的行动(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写活了,把儿时那种好奇、兴奋、粗疏、急切的心理状态描绘出来了(看它表现得怎样)。 5、 对兼有动词、名词两种词性的字的考查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注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注:精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