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表达综合运用----对联类.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言表达综合运用----对联类

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 ) 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 根据对联内容,猜出所写的人物。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犹留正气参天地; 永剩丹心照古今。 (杜 甫) (范仲淹) (文天祥) 操天下头等事业; 做人间顶上功夫。 理发店 猜行业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虚心 根从地底无人问 冠盖山巅有鹤飞 霜寒白地萧萧叶 骨掣黄花落落风 悬梁非自尽 织网本他图 关河几许山为背 沙海何妨蹄作舟 竹 松 菊花 蜘蛛 骆驼 对联与高考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当时国学大师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先生在清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卷中,就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格式,答出下联: 胡适之 (周祖谟 ) 祖冲之 (满分答案) 对联与高考 2004年高考全国Ⅰ卷 2004年高考全国Ⅱ卷 2004年高考甘肃卷 2004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高考浙江卷 2004年高考福建卷 2005年高考全国Ⅱ卷 2005年高考福建卷 2007年高考浙江卷 2008年高考湖北卷 2009年安徽卷 2010年天津卷 (2009湖南)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志愿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翅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高考真题 A 对联也叫“楹联”“楹贴”“联语”,俗称“对子”。它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分上下两联,有的还有横批。 对联是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国粹之一。从文字的运用来看, 它比较集中地体现和表达了汉字的特色与优点,它也是古汉语格律文学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学体裁,不愧是开在汉文学之树上的一朵奇葩,是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 对联常识 对联历史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样式。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常识 按形式分类: ①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②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想意境。 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书写: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 从上写到下, 必须字字对称。 张贴: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 下联在左边, 左右相对。 对联书写和张贴的要求 对联的特点 1、孙行者,祖冲之。 2、傍百年树,读万卷书。 3、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字数多少无规定,但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 ①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 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对联常识 ②词性相同; 词性相同,位置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 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对联的特点 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林则徐) ③结构相应; 上下联结构要相当: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而且结构类型要基本保持一致。 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 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 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扬州二十四桥联) 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词性相同 结构相应 ④平仄相对 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古代汉语声调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声,古汉语中平为平声,“上去入”三声又合起来归入仄声一类。 现代汉语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现代汉语中平为阴平、阳平,仄为上声、去声。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