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体有机碳探究综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流水体有机碳探究综述

河流水体有机碳探究综述   摘 要:该文综述了河流水体有机碳的研究状况,相关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有机碳含量及来源均存在显著差异;水温、土壤有机质的侵蚀及人类活动的干扰等均会对河流水体有机碳的输出通量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河流;有机碳;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X52;P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028-03 Abstract: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riverine organic carbon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source of different rivers.Water temperature,the eros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human disturbance activitie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output flux of organic carbon in rivers. Key words:Rivers;Organic carbon;Review 1 引言 河流输运的碳主要有4种赋存形式,即颗粒性有机碳(POC: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溶解性有机碳(DOC:dissolved organic carbon)、颗粒性无机碳(PIC:particulate inorganic carbon)和溶解性无机碳(DIC: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DOC和POC是河流有机碳的2种基本赋存形式,河流POC约占河流总有机碳通量的50%[1],是有机质在河流中运输的主要载体;河流水体DOC则促进了水体中微生物的繁殖[2]。研究河流水体有机碳的通量及其来源等,对于确定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具有重要意义[3] 2 河流水体有机碳含量 全球河流DOC平均含量为5~6mg/L[4],河流POC平均含量为1~5mg/L[5]。不同流域类型的河流其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表1),如印度河DOC含量是全球河流平均含量的2倍之多,而黄河属于侵蚀性河流,其POC含量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河流 河流水体DOC的含量与水温、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细菌降解等密切相关,其含量直接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流域地表水体的影响和污染程度等[7-8]。吴红宝等[9]对脱甲河水体DOC的研究表明脱甲河DOC浓度范围为0.46~9.54mg/L,并呈现出夏季春季冬季秋季的变化趋势。王俊博[10]等对九龙江干流(西溪和北溪)水体中DOC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溪春季和夏季DOC含量范围分别为1.66~11.79mg/L和1.72~5.91mg/L,表现为春季高于夏季含量的时空变化,而北溪春季和夏季DOC含量范围分别为1.26~4.56mg/L和1.46~8.49mg/L,呈现出春季低于夏季的变化趋势。黄奇波等[11]研究表明桂江流域内岩溶出露面积大,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造成水体中DOC相对偏高,河流水体DOC含量为0.68~2.16mg/L。魏秀国[12]等研究表明西江马口断面水体DOC含量介于0.98~4.17mg/L,且季节性变化幅度小 不同类型的河流其水体POC含量也不相同,并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规律。张金流等[13]研究表明塘西河下游水体中POC浓度变化范围为0.33~1.51mg/L,呈现夏季春季秋季冬季的变化趋势。王婧等[14]研究表明金水河水体POC含量呈春季夏季冬季秋季的季节性变化格局,并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加强而呈递增的趋势,最高含量可达到9.883±3.45mg/L。张胜华等[15]对五华河进行了一个完整水文年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五华河径流中POC平均含量为0.77mg/L,且汛期含量高于枯水期。茅昌平等[16]?Τそ?干流夏季和冬季水体悬浮物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干流水体中POC含量在0.4%~1.3%,冬季含量在0.7%~2.2%,降水带来的大量粗颗粒矿物对悬浮物有机碳的稀释是造成夏季水体POC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3 河流水体有机碳来源 河流水体有机碳的来源主要包括内源和外源2个部分,土壤有机质的侵蚀、陆生植物残体以及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排放的有机物等是外源有机碳的主要来源;而内源有机碳主要源于河流中植物叶绿体经光合作用所产生的颗粒物、POC降解、细菌及其分泌物等[17]。研究中常采用河流水体有机质的碳氮比值(C/N)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辨析河流有机碳的来源。当C/N1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