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禹贡》中的“雷首”、“积石”地望.doc

再论《禹贡》中的“雷首”、“积石”地望.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论《禹贡》中的“雷首”、“积石”地望

再论《禹贡》中的“雷首”、“积石”地望 (首发) 韩国明 “雷首”、“积石”见载于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中,并散见于其他的先秦著作,是中国上古史上的重要地望。但是,后代的历史、地理著作对这两个地望的描述,与先秦著作的记载多有抵牾除见于《禹贡》外,又见《穆天子传》卷之四: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今山西省西南部界于黄河与涑水间的迤逦数百里的中条山的西端主峰。刘起釪认为即今中条山永济县其他的历史、地理方面的权威著作也大都是这个观点。《辞源》条下说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有中条山、首阳山、独头山。即黄河冲出晋陕大峡谷,河道由窄陡然变宽处,今名禹门口。需作说明的是,由于黄河水的冲刷、搬运作用,壶口是会逐渐向上游退缩移动的山南为阳山《水经注·河水四》记载说:河水南径雷首山西。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城,世又谓之尧城。雷首山一名独头山。春,作首山宫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物,化或为黄金。祭后土,神光三烛应劭曰:昆田,首山之下田也。武帝祠首山,故神出珍物,化黃金出珍物六月,得鼎后土祠旁化黃金祭后土朕礼首山后土祠后土祠祭祀后土行幸河东,祭祀后土首山宫 万荣县的后土祠是北京地坛的前身,历史相当悠久。据记载,历史上曾有不同朝代的很多位帝王,到万荣县的后土祠祭祀后土先后到次有古人对此感概说:“轩辕之台虽无考,而汉武之后土祠,何为忽立此处?意必有所本。”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后土祠供奉的后土是一位什么神灵?为什么一定要到万荣县祭祀华民族始祖《礼·月令》称“中央土,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淮南子时则》:“中央之极黄帝、后土之所司者。”说“皇天后土”皇天“后土又有雷首山,即汉武帝所祠之首山,山下有河称作雷水,《水经注》以为就是涑水。那么,今山西省万荣县及其周边,应该就是所谓的“方雷氏”之故地,这里也是雷祖娘娘的故乡。这也是祭祀后土雷首山独头山独山应当就是黄帝时期的“蜀山”。历史上说漯祖娘娘是蜀山人,与作者在上文得出的雷祖娘娘的故乡是雷首山,山在今山西省万荣县是一致的。 晋代常璩宝鼎辉光于中流宝鼎辉光于中流宝鼎有荣光溢河之瑞 根据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古史上所称的雷首山山西省万荣县南唤作孤峰山或孤山又称方山介山亦首山、尧山、独头山独山该山为见的独体山峰 孤峰山《志山迤逦连闻喜、夏、猗氏、临晋、荣河诸县界,西抵黄河,东抵曲沃西境。亦曰峨眉坡,亦曰峨眉原,即中条之坡阜也峨嵋台地与中条山之间隔着运城盆地,为什么说它是“中条之坡阜即南条、北条和中条。据作者研究,《禹贡》“道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系列正是三条中的“中条”(详见作者的博文《国字的造字象形与本义》)。《禹贡》“道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系列中,“道岍及岐,至于荆山”部分在黄河以西,关中盆地北部,即所谓北山大断裂;“逾于河”以后“壶口、雷首,至于太岳”部分在黄河以东,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即所谓的峨嵋台地。此系列的黄河东、西两部分合起来大体上呈一条直线(见图一),这条直线就称作中条,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的峨嵋台地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其中条山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后来的人们不解“中条”的意思,看到今名中条山山势狭长延柔,以为就是“中条山”名称的由来,遂将“中条山”这个地名向南搬迁至涑水河以南、黄河以北,今名所在,连带雷首山之名也随着搬了过去。 《汉书·地理志》“河东郡蒲反”条下说的:“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其中的“尧山”就是首山,也就是雷首山,附近有首山祠在;其在南者应为首阳山。 总而言之,山西省万荣县南的孤峰山,才是《禹贡》中的“雷首山”,即《穆天子传》犬戎胡觞天子 图一:《禹贡》“道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系列在地图上的示意图。 二、积石 积石,与黄河上的壶口、龙门一样,既是山名也是河上险峡名。《禹贡》除道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入于大海,还见浮于积石,至于龙门。洔《汉书·地理志》在金城郡河关下记载说: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关县积石山史称河关积石今甘肃临夏积石山县有积石山,即是但河关积石距龙门太远说:河从(河关)积石北行,又东,乃南行至于龙门,计应三千《禹贡》“道河”一句中,龙门华阴、厎柱、孟津地点河关积石至于龙门河关积石太远太过突兀,难与龙门、华阴、厎柱、孟津诸地点排比,《禹贡》积石。贾海生汉代开拓边疆之后地理知识随之扩大汉儒便将北方的积石山移植到现在的积石山所在的地方《》所记载的积石山其所在当在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南流至陕西华阴一段的某个地方贾海生作者以为《禹贡》积石应是山西省临县的碛口。碛口位于山西省临县的黄河边上大同碛又称“黄河第二碛”。大同碛是一段近500米长的暗礁式石槽暗礁急浪高在古代船筏通碛口遂成为黄河上游水运航道的终点站当时,西北各省的大批物资顺流而下,到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