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3社会认知.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3社会认知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主讲人:祝大勇 E-mail:zhdy0919@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三、印象形成过程中的规律、效应 (一)热情中心特质效应 (二)首因效应 (三)近因效应 (四)光环(晕轮)效应——扫帚星效应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一)“热情”中心特质效应 A组:聪明 灵巧 勤奋 热情 果断 实际 谨慎 B组:聪明 灵巧 勤奋 冷淡 果断 实际 谨慎 A组推断:慷慨大方的、快活的、幽默的 B组推断:斤斤计较的、毫无同情心的、势利十足 阿希实验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二)首因效应—海水不可斗量 (三)近因效应— 卢钦斯(A.S.Lochins,1957)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好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如:傲慢与偏见 如:B.J.单身日记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为什么存在“首因效应”? ——人们一旦觉得自己有足够信心作出判断,就容易忽略、不注意后面的信息,使后面的信息价值大打折扣,显得不那么重要。 第三章 社会认知 光环(晕轮)效应——扫帚星效应 一好百好 爱屋及乌;一坏百坏 殃及池鱼 第三章 社会认知 四、印象形成中的偏差 1、社会刻板印象 2、社会刻板印象的唤起 4、分析 5、如何改变社会刻板印象 第三章 社会认知 1、社会刻板印象(stereotype) 也称为类化原则,一般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 地区民族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世上所谓的天堂就是----- 厨师是个法国人 警官是个英国人 技师是个德国人 银行家是个瑞士人 恋人则是意大利人…… 世上所谓的地狱就是----- 厨师是个英国人 警官是个德国人 技师是个法国人 恋人是个瑞士人 银行家则是意大利人…… 第三章 社会认知 2、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途径 第一,个体直接的接触 第二,社会学习(媒体、他人) 第三章 社会认知 3、社会刻板印象的唤起 第一,认知客体的类型特征越明显 第二,时间紧迫需要快速做出判断 第三,所获信息复杂,不容易分析加工时 第四,认知主体处于极端情绪状态中时 第三章 社会认知 4、刻板印象分析 第一,节约认知资源,可以简化认知过程 第二,夸大了群体内成员的相似性和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导致歧视 第三章 社会认知 5、改变刻板印象的一些策略 寻找不一致性信息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五、印象管理/印象整饰/印象整饬 1、现象 2、印象管理的理论 3、策略 4、识别非真实的印象管理策略 第三章 社会认知 1、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也称作:印象控制 印象整饰 第三章 社会认知 2、印象管理的理论 米德的“角色理论” 戈夫曼的“印象管理理论”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社会中的人如同舞台上的演员扮演着特定的角色,遵守着一定的表演规范,展示着各异的表演技能。 第三章 社会认知 3、策略 自我表现 我们在不同人面前的表现不一样 ——K.J.Gergen B.Wishnov 1995 第三章 社会认知 3、策略 美化他人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 第二,微笑 第三,记住别人的名字 第四,做一个好的聆听者 第五,谈论别人感兴趣的事 第六,真诚地使别人觉得他很重要 ——卡内基《如何赢得朋友并影响他人》 第三章 社会认知 识别谎言的非语言线索 *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主要内容 一、社会认知概述 二、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三、印象形成中的加工整合方式 四、社会刻板效应 五、印象管理策略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 所谓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分为三个连续的过程: (一)社会知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二)社会印象—做出判断和评价,形成印象 (三)归因—推论和解释 J.S.布鲁纳 1947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途径之一 面部表情 情绪表达中:眼部肌肉、口部和颜面肌肉最丰富。根据艾克曼的研究:眼睛对表达哀伤最重要,口部对表达快乐和厌恶最重要,前额提供惊奇的信号,当然要清晰表达需要这些部位的协调努力 第三章 社会认知 娃娃脸的成年男人更天真、诚实、仁慈、热情,更具有孩子式的心理特征 ——See Berry D.S.McArthru, L.Z. 198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一张干净美丽的脸孔能够唤起系列正性知觉 第三章 社会认知 人:富有面部表情的社会动物 现代人类表情和姿势是人类祖先表情的遗迹,具有适应意义,有其生物学根源,许多基本的情绪具有全人类性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途径之二 言语线索 语音语调速度节奏 催人泪下的菜单 语速快=心直口快;轻声漫语=温柔,小鸟依人、有涵养 第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