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狂犬病病人的护理 我国疫情概况 历史上发病高峰:1956年(1942例)、1981年(7037例) 80年代流行最为严重,1981年达到建国以来最高发病水平。 90年代中期我国狂犬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159例,为建国以来发病最低年份,分析原因: 大量使用疫苗 疫苗效价提高 各政府陆续出台限制养犬条例 1998年后全国疫情又开始回升,到2004年末已经连续6年持续上升, 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概述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死亡率几乎100%。 临床特征为怕风、恐水、流涎、咽肌痉挛,终至瘫痪而危及生命。 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病原学 易被紫外线、甲醛、50~70%乙醇、升汞和季胺类(新洁尔灭)等灭活。经56℃30~60分钟或100℃2分钟即失去活力,在冰冻干燥下可保存数年。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发展中国家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由病犬传播者约占80~90%,其次为猫和狼。发达国家野生动物如狐狸、食血蝙蝠、臭鼬和浣熊等逐渐成为重要传染源;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肤损伤处进入人体; 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等; 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创面而传染。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兽医、动物饲养者与猎手尤易遭感染; 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流行特征 温血动物传染病,分布广泛,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 全年发生,冬季发病率略低。 2002—2006狂犬病发病情况 发病机理 发病原理分为三个阶段: 局部病毒小量繁殖期:在伤口附近肌细胞内缓慢繁殖,约4~6日内侵入周围神经; 从周围神经侵入中枢神经期:沿传入神经上行达背髓背根神经节后,大量繁殖,侵入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侵犯脑干及小脑等; 向周围器官扩散期: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等处较多。 发病机理 迷走、舌咽、舌下脑神经核受损,吞咽肌和呼吸肌痉挛,出现恐水、吞咽和呼吸困难; 交感神经受累,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 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心脏神经节受损,心血管功能紊乱或猝死。 病理 主要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以大脑基底面海马回和脑干部位和小脑为重; 脑实质和脊髓充血、水肿及微小出血。 肿胀或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嗜酸性包涵体,即内基小体(Negri body),是本病特异且具有诊断价值 正常脑组织 临床表现 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翔实的研究,多数是20天到2月,最长期限是6年,至于我国某些例子,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怀疑 临床表现 典型病例分为三期 :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①前驱期:持续2~4日 低热、倦怠、乏力、头痛、烦躁、恐惧、恶心、周身不适等症状。对痛、声、风、光等刺激开始敏感,并有咽喉紧缩感。 约50~80%病人已愈合的伤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发痒、刺痛或虫爬、蚊走感。 临床表现 兴奋期:持续1~3天 表现为高度兴奋,极度恐惧,烦燥,对水、风、声等刺激敏感,导致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 体温40℃以上,大汗,唾液分泌增加,乱吐唾液,心率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大,神志大多清醒; 因声带痉挛伴声音嘶哑,吐字不清; 部分病人精神失常、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等,多在发作中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 临床表现 麻痹期:一般持续 6--18小时 由安静进入昏迷,反射消失,呼吸变慢及不整,心搏微弱,可迅速因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整个病程一般在6日以内,超过10日者极少见。 预防 加强动物管理,控制传染源 大力宣传养狗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危害; 野犬应尽量捕杀; 家犬应严格进行登记和疫苗接种; 狂犬或患狂犬病的野兽应立即击毙焚毁或深埋,严禁剥皮吃肉。 暴露后处理 疫苗注射 暴露前预防:高危人群,0、7、21天;2~3年加强注射一次; 暴露后预防:一般患者接种5针,0、3、7、14、30各接种一次; 严重咬伤患者接种10次,前6天每日一针,10、14、30、90天各1针。 1年内再次咬伤者,0、3天各接种一次;1~3年内再次咬伤,0、3、7各接种一次;超过3年,重新接种。 如何确定是否接种狂犬预苗 “WHO”的狂犬病研究中心的权威说法 : 健康狗(猫等动物)不带毒。即使猫狗携带了狂犬病病毒,在它们没有发病前,是不具备传染性的。不必疫苗注射 ;狂犬病动物10天内必死无疑,因此被咬伤后观察咬人动物10天,若不死亡,停止疫苗注射。 案例 男,44岁,农民 流行病史:患者于17天前被来源不明犬咬伤左上眼睑,咬伤处当时流血,于当地医院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