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3-曲柄连杆机构.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元3-曲柄连杆机构

图3-26 气环开口形状 2.油环 图3-27 油环 a)普通油环 c)组合油环 图3-28 油环的刮油及涂油作用 a)活塞下行 b)活塞上行 三、活塞销的结构及类型 图3-29 活塞销的结构 四、连杆的结构及类型 图3-30 连杆 图3-31 平切口连杆 图3-32 斜切口连杆 图3-33 轴瓦的结构 图3-34 V形发动机连杆结构的种类 a)并列式 b)主副式 c)叉式 课题3 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的作用  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及其主要部件的作用 图3-35 曲轴飞轮组 曲轴与连杆配合,将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变为旋转的动力,传给底盘的传动机构。 曲轴前端装有正时齿轮、皮带轮等,曲轴的后端用来安装飞轮。 一、曲轴的结构及作用 图3-36 曲轴的组成 曲轴一般由曲轴轴颈(也称为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平衡重、前端轴、后端轴等组成。 图3-37 曲轴的支承形式 a)全支承曲轴 b)非全支承曲轴 图3-38 曲轴的受力及平衡重的布置 a)曲轴的受力 b)平衡重的布置 图3-39 曲轴上的润滑油孔和润滑油道 多缸发动机的发火顺序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使连续作功的两缸相距尽可能远。这样可以减轻主轴承的载荷,同时避免可能发生的进气重叠现象。 (2)发动机在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曲轴转角内,每个气缸都应发火作功一次,四行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其转角为720°,在曲轴转角720°内,发动机的每个气缸应该点火作功一次。 (3)各缸发火间隔角一致,以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发火间隔角以曲轴转角来表示。四行程发动机的点火间隔角为720°/i,i为气缸数目。 (4)V型发动机左右气缸交替作功。 二、发动机工作循环分析 图3-40 4缸发动机曲拐的布置 发动机曲拐的布置 图3-41 直列6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 图3-42 V形8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 发动机工作循环表 表3-1 点火顺序为1—3—4—2的四冲程4缸发动机工作循环 表3-2 点火顺序为1—2—4—3四冲程4缸发动机工作循环 表3-3 点火顺序为1—5—3—6—2—4的四冲程6缸发动机工作循环 表3-4 点火顺序为1—8—4—3—6—5—7—2的四冲程8缸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三、飞轮的结构及作用 图3-43 飞轮 飞轮的主要功用是用来贮存作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它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 飞轮的主要功用是用来贮存作功行程的能量,用于克服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的阻力和其它阻力,使曲轴能均匀地旋转。 在飞轮轮缘上作有记号、刻线或销孔。当飞轮上的记号与外壳上的记号对正时,正好是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此记号称为点火正时标记。 扭转减振器安装在曲轴前端,功用就是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量,消减扭转振动。 图3-44 常用的点火正时标记 在飞轮轮缘上作有记号、刻线或销孔。当飞轮上的记号与外壳上的记号对正时,正好是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此记号称为点火正时标记。 图3-45 扭转减振器的结构 扭转减振器安装在曲轴前端,功用就是吸收曲轴扭转振动的能量,消减扭转振动。 1.机体组的组成包括哪些部件? 2.气缸的排列形式有几种,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3.气缸盖上安装或制造有哪些结构? 4.活塞连杆组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5.曲轴及飞轮的组成及主要作用是什么? 复习思考题 单元3 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一、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 曲柄连杆机构功用:是将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放出热能,再转换为机械能的主要机构,并且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经过连杆的摆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向外输出转矩。 图3-1 曲柄连杆机构在发动机中的位置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组成: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三个部分组成。 课题1 机体组的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 图3-2 机体组的组成 一、气缸体的结构及类型 图3-3 气缸体的结构 1.气缸体的结构形式 图3-4 气缸体的不同形式 a)一般式 b)龙门式 c)隧道式 2.发动机的冷却方式 图3-5 水冷和风冷发动机结构示意图 a)水冷 b)风冷 3.气缸的排列形式 图3-6 气缸的排列形式 a)直列式 b)V形式 c)水平对置式 图3-7 直列与V形6缸机的结构 a)直列式6缸发动机 b)V6形发动机 图3-8 水平对置式4缸机的结构 4.气缸套 图3-9 气缸套的结构 图3-10 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 a)干式气缸套 b)湿式气缸套 名称 特 点 示意图 干缸套 外壁不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壁厚1~3mm。 湿缸套 外壁直接与冷却水接触。壁厚5~9mm。 强度和刚度都较好,加工复杂,拆装不便,散热不良。 散热良好、冷却均匀、加工容易。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