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讲课纲要
绪论;一、古代汉语的内涵;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字典常用编排方式 ;二、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字典辞书编撰时为了检字方便,把具有相同偏旁的字归在一部,而把这个共有的相同偏旁作为该部的标志,即部首
《说文解字》据小篆的结构,把汉字分为540个部首。
《康熙字典》依据楷书的偏旁,分为214个部首。;三、按号码排列;字典常用注音方法p81;2.反切:
从东汉末年开始,我国古代字典辞书中运用最为普遍的注音方式。在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 (或‘翻’)”,“某某切”。
如《广韵·麻韵》:“夸,苦瓜切。”
反切的原理:是用两字来拼合被切字的读音,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常用词典介绍;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说文解字》;经籍籑诂 ;经传释词;词诠;诗词曲语词汇释;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古今词义同中有异;2、感情色彩的差异;3、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
;词义的扩大-响;词义的扩大-色;词义的扩大-江、河;词义的扩大-皮;词义的缩小-宫;词义的缩小-禽;词义的缩小-金;词义的缩小-亲戚 ;词义的缩小-丈夫;词义的缩小-臭;词义的转移-汤;词义的转移-涕;词义的转移-牺牲;词义的转移-行李;词义的转移-羹;词义的转移-劝;词义的转移-再;感情色彩变化-谤;感情色彩变化-下流;感情色彩变化-谣言;感情色彩变化-祥;词义的轻重-怨、恨;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虽然,何以报我?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
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
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也,果然。
且下之化上疾于影响。
数犯主之颜色。
安贫乐道,味道守真(守真:保持自然之性)。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汉书·霍光传》:“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合成复音词(复合词) ;判断复音词的标准;(二)两个同义或近义成分结合,意义互补,凝结成一个更概括的意义,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不是词组。例如“道路”。“道”和“路”有细微差别,郑玄注《周礼》“道容二轨,路容三轨。”“道路”一词是既可单指容二轨的道,也可单指容三轨的路,也可统指道和路。
近义复词,或同义复词;语法功能的差别 :
《战国策?齐策》:“齐王闻之,君臣恐惧。”
理性意义的差别
《左传》宣公二年:“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词义轻重的差别 饥饿、疾病
感情色彩的差别 周比;(三)两个成分结合后,其中一个的意义消失了,只保留一个成分的意义。这样的复音组合是词,不是词组。例如现代汉语“妻子”,“子”的意义消失了。
偏义复词;通论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何为本义;二、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分析字形-阝;分析字形-阜;分析字形-邑;2、必须依据文献
访 p43
有两个常用义,一为咨询,一为拜访,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
;考察本义的方法-总说;三、何为引申义;词义引申的方式1-连锁式;索取已经允许过的钱财;引:
开弓;發:
箭离弦;1、解:
判牛; 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六书;最早提出六书理论的是许慎。
1.象形
A.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2.指事
A.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字一看就可以认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它的意义,上字和下字就是这种字。
;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3.会意
A.定义
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意思是说,会意字是并列字类即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字、信字就是这种字。;;;4.形声;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创造汉字。意符,又叫形符,形旁;声符又叫音符、声旁。;5、转注:
定义:
《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建类一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
“同意相受”是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
形似、义近,这就是转注的条件。; 6、假借:
1、定义:
《说文解字·叙》:“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意为:语言中词义本来没有表示它的字,就依据读音去找一个音同或音近的现成字来寄托这个词的词义。
令:“发令也。”
长:“久远也。”
段注:“汉人谓县令曰令、长,县万户以上为令,减(不足)万户为长。令之本义发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