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南 试题)河南省顶级名校2017届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VIP

(河南 试题)河南省顶级名校2017届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南 试题)河南省顶级名校2017届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河南省顶级名校2016—2017学年高三10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历 史 24、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 ) A.墨家 B.纵横家 C.法家 D.农家 25、《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①私田开始出现 ②农业产量的提高 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 ” ④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6、汉初一篇文章记载:昔日秦人家中稍富且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分居自立门户,家中贫困但子弟身强体壮者往往为女方所招赘。对该现象原因分析最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商鞅变法的影响C.战争频繁兵役沉重D“休养生息”政策推行 27、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这反映了汉代( )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 B.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28、公元829年,日本的《太政府符》一书中记载:“水田之难,尤其旱损。传闻唐国之风,渠堰不便之处,多构水车。无水之地,也斯不失其利。……其以手转、足踏、服牛回,备随便宜。”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 A.翻车 B.水排 C.筒车 D.都江堰 29、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日本、美国、大陆、台湾的学者相继对中国市镇展开了研究。八十年代以来,更有后起的中外学者,专门对市镇经济进行了区域性的宏观研究。他们的研究结论可能有( ) ①隋唐时期,城市里的固定交易场所是“市” ②唐朝后期,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 ③北宋时期,农村有些集市逐渐形成固定的市镇 ④明清时期,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在全国蓬勃兴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30、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31、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下列现象中均有利于社会流动的是 ①从世卿世禄到军功受爵 ②从工商食官到重农抑商 ③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④从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从总体上审视洋务运动……在中国搞现代化运动还是具有便利条件的,如中国人不排 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与欧洲现代化开始时相比,中国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要高出很多。但是士大夫阶层参与度不够,致使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人才长期匮乏。”由此可知,材料认为阻碍洋务运动发展的根源在于 A.缺乏政府的扶植与支持 B.士大夫阶层的参与度低 C.中国人排斥西方技术 D.传统文化与观念的束缚 33、“几家早期的民族资本纱厂,包括上海的华新、裕源和裕通、宁波的通久源、无锡的广勤等都和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有密切关系,广勤纱厂创办人杨宗瀚曾主持过上海机器织布局。……广州民族机器工业中的技术元老陈桃川,便是洋务企业广州机器局的工人出身。”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 A.洋务企业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洋务企业为民族企业培养了管理和技术人才 C.民族企业存在官商勾结现象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诞生在东南沿海地区 34、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数量 占比(%) 行业 数量 占比(%) 机械工业 181 40.4 食品加工 22 4.9 化学工业 56 12.5 教育用品 37 8.2 电器工业 29 6.5 矿 冶 8 1.8 纺织工业 97 21.7 其他工业 18 4 A. 轻重工业比例的失调 B. 战时需求的刺激C. 民营工业的较快发展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