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声声慢与醊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 (2)能力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通过与《一剪梅》《醉花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感受“闲愁”与“家国之愁”的区别. (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此时,李清照44岁,目睹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丧夫之痛 孀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内容上:奠定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有何修辞作用?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朱自清《荷塘月色》 仔细品味《声声慢》的意境,说明开头三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所抒发的感情的不同层次。 《声声慢》开头三句,用十四个字构成了七组叠字。这七组叠字一直为词论家所盛赞,说这样连叠七字是“创意出奇”,是“卓绝千古”的。 ① 这个开端很好地统领了全词的内容,展示出一种凄凉、萧条的意境。 ② “寻寻觅觅”表现了作者由于远离故乡,飘泊异地而产生的一种前路渺茫和孤立无援的失落感。 “冷冷清清”描写了她在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单、清苦的生活状况。 “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对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她此刻已是人到晚年,身体衰弱、情绪低落,饮酒也不能祛寒解愁,就只有苦挨着来打发这残年余岁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的心情当然是极度的凄惨、悲戚的。 ③作者用这七组叠字,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整体内心世界,层次清晰地概括了在靖康之难以后,她的不幸经历和生活状况,以及在身体和心灵上所受到的摧残。 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 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晚年的“愁”则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李清照除了创作婉约词,还有豪放诗词文,找一找读一读。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歌颂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愿逃往江东苟且偷生的英雄气节,讽刺南宋朝廷在金人南侵后窝居江南的妥协逃跑政策。 课后练习一:《醉花阴》作于什么时节?说说作者在词中是怎样突出节令特点的。 ①《醉花阴》写于重阳节的时候。 ①词中作者写初秋的时候白天还很长,气候已经开始变凉,尤其是夜里会更觉得凉意袭人。 ②这时西风不断地吹卷着窗帘,东篱边的菊花正在开放。 ③作者是紧紧抓住初秋时候的气温变化、西风起、菊花盛开等自然现象来突出秋天的节令特点的。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这两首词一首作于早年,一首作于晚年,同是写愁思,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营造的意境是否相同?试加以分析。 这两首词一首写于前期,一首是晚年之作。由于历史背景的不同、生活处境的变化,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同样是写愁,但在早年表达的只是离别相思之愁,而晚年所抒发的则是国破、家亡、夫死后那种浓重的悲痛与哀愁。 两首词在意境方面也是不同的。《醉花阴》中呈现的是一种轻烟袅袅、天气初凉和菊花吐蕊时的清新、寂静的意境。而《声声慢》营造的则是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点明时间:秋 《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几道《思远人》:“飞云过尽,旧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旧时相识 思念之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