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宅门的收藏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来自大宅门的收藏家.doc

来自大宅门的收藏家   清未民国年间,是我国收藏史上的第四次收藏热时期,一些雅好收藏的世家子弟,或凭借宏富的财力,或依靠精准的眼力,在收藏事业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而在他们生前或身后,将藏品慨然捐赠国家,体现了老一代收藏家的风范,朱文均先生就是其中的一员。   朱文钧(1882-1937),字幼平,号翼?Q,浙江萧山人。朱家世系可追溯至宋代大儒朱熹,朱文钧曾祖父朱凤标,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历任工、刑、户、兵、吏五部尚书,时称“萧山相国”。朱文钧幼年从师读经史诗文,曾入同文馆学俄语、英文。1902年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曾任民国财政部参事、盐务运销厅长等职。后脱离政界,1929年受故宫博物院聘请为专门委员,鉴定书画碑帖。朱文钧兴趣广泛,但最可令人赞叹的藏品却是古籍、书画碑帖,宫廷家具。朱文钧曾在北京东城西堂子胡同、帽儿胡同居住,而帽儿胡同的院子共有房屋百十来间,五进院落,并有一个大花园,朱文钧堪称是从大宅门走出来的人。      六唐人斋藏书      朱家的藏书史,可以追溯到其曾祖父朱凤标。朱凤标(1799―1873),字桐轩,号建霞,浙江萧山城东朱家坛村人。清道光八年(1828)乡试中举,十二年殿试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曾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任户部、刑部、兵部、工部、吏部五部尚书,人称“萧山相国”。朱凤标的藏书,庋藏在皇上赏赐的海淀澄怀园中的近光楼上,可惜这座藏书楼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的焚烧,只是旧城江米巷的介祉堂,还藏有大部头的《图书集成》等书籍,然而这些幸存的书籍,又毁于1900年的八国联军之手。   朱文钧自牛津学成归国之后,旁罗博搜,30多岁时,藏书已达万卷以上。1932年,北京图书馆办展览会时展出了朱文钧先生所藏的善本古籍35种,都是宋元的精刻本,其中有宋刻宋印《啸堂集古录》、《音注韩文公集》;元刻本《渊颖吴先生文集》;黄丕烈、钱大昕跋弘治刻本《嵇古录》等,都是稀世珍本。《李长吉文集》四卷、《张文昌文集》四卷、《许用晦文集》二卷、《孙可之文集》十卷、《司空表圣文集》十卷、《郑守愚文集》三卷,被藏书家们誉为集部书之冠。特别是宋蜀本《六唐人集》更为罕见。朱文钧于是将自己的藏书处命名为六唐人斋。   朱文钧藏书的特点是名校古抄。当年商务印书馆以诸家善本书底本编印《四部丛刊》时,有多种善本书如《古器款识》、《岑嘉州集》等都是向他借印的。而从收藏家袁珏赠送他的50大寿寿联中,也可见他藏书被人推崇的情景,这幅对联,上联是:“万卷琳琅昨者汲古阁”,下联是:“一船书画今之英光堂”,直接把他比做大收藏家米芾和毛晋。      欧斋藏碑      朱文钧所藏绘画艺术品,在《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中有详细介绍,其中有北宋名家李成的《归牧图》、许道宁《山水》、南宋画院四大家之一夏圭的《山水》及宋人画《邃堂幽静》。而明代四大家之一的沈周作品,就有《瓜榴图轴》、《溪居落叶图轴》、《远山疏树图轴》、《吴江图卷》、《诗画册》等名作。而书法钜迹中,以北宋蔡襄《自书诗卷》的收藏经过最为有趣。《自书诗卷》是被太监从宫中盗窃出来,送到了故宫神武门外“品古斋”, “品古斋”郑掌柜将诗卷送到了朱文钧家。朱文钧看到《自书诗卷》后,马上以5000银元买下。   1932年,诗卷被朱家一仆人窃去,拿到一个与朱家没有交往的古玩铺“赏奇斋”求售。掌柜的一看就知道是从朱家偷出来的东西,表示只肯以600元买下,否则就报告公安局,这个内贼只好答应。“赏奇斋”掌柜把上述情况告诉了“德宝斋”掌柜和“文禄堂”掌柜,并请他们通知朱家。二位掌柜与朱先生商议,认为最佳办法是不要追究仆人,而是尽快出钱从“赏奇斋”把此帖赎回来,朱先生一一照办,他先偿还了“赏奇斋”600元垫款,又赠掌柜的1000元作为酬劳,这件珍宝才算失而复得。朱文钧去世后,因家中急用钱,以三万五千元让给了张伯驹。   其实,朱文钧在碑帖收藏方面成就最为显著。在汉碑中,北宋本《鲁峻碑》最为珍贵,明清两代的金石家都没有著录过。还有《曹全碑》和《张迁碑》这两种汉碑,虽然是明代出土的,却是极为罕见的精旧拓本。在唐碑中,有北宋拓本《九成宫醴泉铭碑》、北宋拓本“务”字不损本《皇甫诞碑》、宋拓本《麻姑仙坛记》、宋拓本《多宝塔碑》、唐拓本《集王金刚经》等,都是古碑中的瑰宝。有的是经过前人品题、流传有序的本子,也有的是明清两代金石家尚无著录、册后也没有题识审定文字的,这就全凭自己的实力来鉴定了。北宋拓本《九成宫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虽然是从清宫里散出的,但一无皇帝御玺,二无名人题跋,连琉璃厂的碑版业行家都不敢肯定,但朱文钧先生一见之下,用他的话说是“洞心骇目,几疑梦寐”,于是花重金购入。北宋本《集王圣教序》原为清代王弘撰收藏,民国初年山西古玩商人携至北平求售,琉璃厂碑帖行家见到此本“锋棱俱在”,怀疑是翻刻本,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