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下的塞罕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光下的塞罕坝.doc

月光下的塞罕坝      三伏天还没到,京城的气温却悠地升了上去。据气象专家说,今年的北京将有可能创造历史同期最高温。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向来不以为然。这倒不是因为本人耐热,而是对气象台的话早就麻木了。你想啊,一个拥有1300万人口、每天路上300万辆汽车奔跑的特大城市,哪一年能不创造高温呢?既然高温不退,我们就该放松心情,大不了找个消夏的好去处。   恰巧,国家林业局的朋友打电话来,问我想不想去塞罕坝林场。我问有什么名目吗?朋友说,说起来也没什么,林场的领导就是想邀请一些作家、记者过去看看,不一定非要写什么文章。我告诉她,2001年我去过,印象不错,家里的花瓶里至今还插着一个当地小姑娘送我的一簇干枝梅哩!而且,我还写过一篇名为《千山红叶连霞飞》的散文。朋友说,因为这些,你就更应该去啦。这次去,你肯定会有新发现。   是的。我应当去,也应当有新的发现。那一次去得太匆忙,只有一天的时间,以致我们只是拿着说明书坐在车里围着林场里转了转。词典里不是有个走马观花的成语吗,大概说的就是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写的散文,真觉得脸红啊。   塞罕坝距离北京并不远,400多公里,汽车要是开快些,五六个小时就能到。近十年,每到夏季,北京人都喜欢到坝上草原旅游。所谓坝上,即西起张家口市的张北县、尚义县,中挟沽源县、丰宁县,东至承德围场县。这一地带因地势在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接的地方陡然升高,成阶梯状,故得此名。塞罕坝系坝上的一部分,西北部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和多伦县接壤,东南与河北省御道口牧场和围场县的四个乡相连。塞罕坝是蒙汉合译名,意为美丽的高岭。据史料记载,塞罕坝原为原始森林和草原,自清朝为木兰围场的一部分。电视连续剧《环珠格格》里格格、阿哥们戏耍、打猎的地方,就是指这里。“木兰”当然不是花木兰那个“木兰”,乃是满语“哨鹿”的意思。相传,皇帝狩猎有两招儿,一是派八旗兵丁百里合围,逐步缩小包围圈,把野兽驱逐到若干场地,大约七十二围,供皇帝和王公大臣们射猎。二是吹响桦木制作的鹿哨――形同喇叭,声如鹿鸣,以诱集鹿群,再围而捕杀。如此,就不难理解木兰围场是何意了。   可以想见,在300多年前,塞罕坝该有多么葱郁,浩瀚。以今天的数字,塞罕坝现有兽类11科25种,鸟类27科88种,自生维管植物81科312属659种。如果以进化论和生态环境自清末遭到严重破坏的角度看,300多年前的塞罕坝生存的动植物肯定要比现在多得多。说不定这林子里还会有斑斓猛虎呢!可是今天没有,绝对没有。那么将来呢?不好说。我深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老虎能否适应这个环境,更取决于人类能否提供其生存的空间。不要小看这种猜测与梦想,它确实是衡量我们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否和谐共存的晴雨表。   继续说塞罕坝。我的眼前放着一张名片,正面的文字写着:张海,河北省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主任、党委书记、高级工程师。背面则用绿字印着――绿色明珠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位于承德坝上地区,在清朝属著名的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总面积141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8.4%。著名景点有:康熙点将台、塞罕塔、七星湖、十里画廊等。这里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春天杜鹃争艳,夏天百花齐放,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是您理想的科研、旅游、度假、避暑胜地。此外,还有一截折页,清晰地印着塞罕坝全景图。看着这样一张名片,我相信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对这个张海以及他心里眼里的塞罕坝有个大致的了解。然而,就是这张小小的名片,它竟引起我对塞罕坝的几多感叹和几多质疑。   毫无疑问,清朝康熙皇帝设立木兰围场绝不单纯是为了狩猎娱乐,其更深层的意义是通过狩猎“习武绥远”,整军备武,维护国家统一和不受外来侵犯。同时,由此也可以窥见清朝最初的国力是十分雄厚的。富国才可以强兵啊!前年电视上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其中讲到这位千古一帝的三大传奇故事:杀鳌拜、收三藩、平定噶尔丹叛乱。平定噶尔丹叛乱,最著名的就是震惊中外的乌兰布通之战。当时康熙出兵点将即在塞罕坝。就是说,塞罕坝不但是美丽的高岭,也是英雄的高岭。只可惜清王朝并没有把这种英雄的气概和神奇的土地坚守多久,随着18世纪末封建王朝的日趋没落,这里的树木和植被也遭到严重破坏,掠夺式的烧荒放垦造成了大面积的荒山秃岭,野兽几乎濒临灭绝。等到了民国初年,昔日草长莺飞、古木参天的塞罕坝几乎成了近代的楼兰古城。   我想到了一个王朝的背影。那么,是谁下决心要开始恢复塞罕坝的往日青春呢?这是一个谜。据说在1961年10月,国家林业部有位领导曾到塞罕坝考察,正当他看着满目荒山野岭一筹莫展时,在红松洼一带突然发现一棵树龄达百年且生长茂盛的天然落叶松。他连忙跑过去,围着这棵树转了好几圈,他脑子里立马升出一个想法:这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