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有关《兰亭记》的几点谬记辨正.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兰亭记》的几点谬记辨正.doc

有关《兰亭记》的几点谬记辨正   摘 要: 何延之的《兰亭记》中多记智永习书的种种事迹,是记智永事的祖本。对书中智永“与兄子孝宾俱舍家入道”“初落发时俱住会稽嘉祥寺,即右军旧居也”等的记载,作者认为存谬,故予辨证。   关键词: 《兰亭记》 嘉祥寺 王右军      何延之的《兰亭记》成书于唐开元十年(公元722年),有关智永习书的种种事迹,多据此书所出,是记智永事迹的祖本。《兰亭记》曰:智永“与兄子孝宾俱舍家入道”,“初落发时俱住会稽嘉祥寺,即右军旧居也,后欲便于拜扫,因移此寺(即云门寺)与右军坟及叔荟已下茔域于山阴县西三十一里兰渚山下”。在这段记载中,我认为有几处谬记,现作辨正。   其一,会稽嘉祥寺非王右军旧居。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五《竺道壹传》中记:   “竺道壹,姓陆,吴人也。少出家,贞正有学业,……晋简文皇帝深所知重。及帝崩汰死,壹乃还东,止虎丘寺……时若耶山有帛道猷者,与道壹经有讲筵之遇,后与壹书云……壹既得书,有契心抱,乃东适耶溪与道猷相会。……顷之,郡守琅琊王荟于邑西起嘉祥寺,以壹之风德高远,请居僧首。……后暂住吴之虎丘山,以晋隆安中遇疾而卒,即葬于山南,春秋七十有一矣。”   《高僧传》卷七《昙机传》中亦记有:“郡守琅琊王琨请居邑西嘉祥寺,寺本琨祖荟所创也。”《宋书》、《南史》本传也有类似记载。可见,嘉祥寺由时任会稽郡守的王荟为请留高僧道壹而建造,并非王右军旧居。   王荟是东晋司徒王导的小儿子,即右军之堂弟,善书,有《疖肿帖》、《翁尊体帖》传世。《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有附记:   “荟字敬文。恬虚守靖,不竞荣利,少历清官,除吏部郎、侍中、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时年饥粟贵,人多饿死,荟以私米作?粥,以饴饿者,所济活甚众。徵补中领军,不拜。徙尚书,领中护军,复为征虏将军、吴国内史。顷之,桓?_表请荟为江州刺史,固辞不拜。转督浙江东五郡、左将军、会稽内史,进号镇军将军,加散骑常侍。卒于官,赠卫将军。”   王荟生性恬淡,又受家族的影响,自幼信奉佛法,乐善好施。王氏家族是东晋时期首屈一指的望族,因王导奖进僧徒,极力促进江东佛法的兴隆,因此王氏子嗣,多与佛法结缘。王导第三子王洽,常与僧人交游,王洽的儿子王洵、王珉均学过佛法。王导第四子王劭之子王谧曾向高僧鸠摩罗什请教释义,是高僧慧远的朋友。族中后人王羲之、王献之、王微、王华、王琨、王僧虔等也多有与僧人交游、舍宅建寺的记载。王荟幼年就深受佛法浸淫,他与僧侣交游非常密切,不仅仰慕高僧,自己也精通般若。[1]当时的会稽,名士与高僧合流,谈玄论佛成为时尚,郡守、名士舍宅建寺相当普遍。如王羲之舍宅建戒珠寺,许询舍宅建大能仁寺,何允舍宅建灵嘉寺,等等。王荟为请留自己仰慕的高僧建嘉祥寺,不过是其中的一例而已。   嘉祥寺位于会稽府城(今绍兴越城区)西首西郭门内。《高僧传》中《竺道壹传》记:“郡守琅琊王荟于邑西起嘉祥寺。”“邑西”即府城西首。《高僧传》卷五《释慧虔传》有这样的记述:   “山阴北寺有净严尼,宿德有戒行,夜梦见观世音从西郭门入……见便作礼问曰:不审大士今何所之。答曰:往嘉祥寺迎虔公。”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往嘉祥寺是要从西郭门进入的。绍兴自越王勾践开始筑城立廓,列代修缮,西郭门便是府城西首的门户,从西郭门进入便到了城西。《高僧传》由南北朝梁时住嘉祥寺的释慧皎撰写,他自己所住寺院的方位是绝对不可能搞错的。旧时西郭门是会稽与北贯通的门户,嘉祥寺建成之后,迅速兴盛起来,成为当时江南之佛教中心,与它地处要道、交通便利也不无关系。   嘉祥寺的建寺年代应在公元387年以后。从《高僧传》竺道壹的传记中可知,道壹是在简文帝和其师竺法汰死后才离开京师东下的,简文帝死于公元372年秋天,[2]而竺法汰死于公元387年。[3]《嘉泰会稽志》卷十五记:“壹尝从都下还东山,经吴中雪下未甚寒。”所以道壹东下最早也该在公元387年冬天。道壹离开会稽后回到虎丘山,隆安中遇疾而卒。因史料所缺,道壹哪一年离开会稽无从考证,不过,隆安只有五年,即公元397年至401年,隆安中应该是公元398年前后,粗略推断,嘉祥寺应该建成于公元388年至398年期间。   其二,智永移居云门寺,并非为“便于拜扫”。   嘉祥寺位于府城西首,按《兰亭记》云:“右军之坟及右军叔荟已下茔域并置山阴县西南山十一里兰渚山下。”即现在的绍兴县兰亭镇境内。照此嘉祥寺离右军墓约三十几里,沿山阴道步行一个多时辰便到,走水路乘船则更便捷。云门寺位于县南三十里的秦望山下,宋《嘉泰会稽志》云门山条记:“云门山在县南三十里,旧经云晋义熙二年中书令王子敬居此,有五色祥云见,诏建寺,号云门。”考查今之地形,从云门寺到兰渚山下,可绕秦望山而行,也可翻越秦望山到达,两者路程步行均需两个多时辰。且会稽山势地形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