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语文-《下棋》
《下棋》 梁实秋 一、焦点问题 1. 人性揭示,生活小品 2. 妙趣横生,言近旨远 二、其人其文 1、作者的生平 梁实秋(1903—1987)祖籍浙江杭州,生于北京,原名治华。1915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3年毕业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数所大学学习,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结束了他的学生生涯。回国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曾和胡适、徐志摩等人共创新月书店,是当时文坛“新月派”后期的大将之一。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早期梁实秋专注于文学批评,坚持将描写与表达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作为文学艺术的文学观,批评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的“硬译”,不同意鲁迅翻译和主张的苏俄“文艺政策”,主张“文学无阶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反对思想统一,要求思想自由。这期间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 1938年抗战开始,梁实秋在重庆主持《中央日报·平明副刊》。期间,他在副刊上写了这么一篇编者按:“现在中国抗战高于一切,所以有人一下笔就忘不了抗战。我的意见稍为不同。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未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八股’,那是对谁都没有益处的。”“我老实承认,我的交游不广,所谓‘文坛’,我就根本不知其坐落何处,至于‘文坛’上谁是盟主,谁是大将,我更是茫茫然。”这篇小小的编者按引发了文坛的大地震。有人在报纸上说,抗战时期的一切都与抗战有关,写文章也一定和抗战有关联,你梁实秋说某些文章可以“与抗战无关”,是何居心? “与抗战无关论”的罪名让梁实秋背负了几十年。但是据统计,梁实秋在抗战期间所写的文章里,提到“抗战”二字的次数很多。他在抗战开始时力主抗战,被日本人定为抗日分子,为躲避日本人的迫害,孤身一人从汉口逃到重庆,和夫人长期别离六年之久。他对日本人的痛恨可想而知。1940年,梁实秋本来想随一个访问团到延安去访问。毛泽东发电报说,我们不欢迎梁实秋来。梁实秋只好终止随团访问。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又把梁实秋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先是鲁迅的“丧家的资产阶级的乏走狗”,又有毛泽东的亲批在后,“反动文人”的罪名,是无论如何也洗不清了。1949年梁实秋去台湾后,他的作品在大陆再也没有出版过(和鲁迅在台湾的待遇一样),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有出版社出版他的散文。 二、其人其文 2、创作情况 “雅舍”: 梁实秋抗战时期所居重庆郊外山上简陋竹棚,自己命名为“雅舍”,在其中写出一系列幽默风趣、意味悠远的文章。 梁氏小品文代表作: 《雅舍小品》(一至四集) 《雅舍杂文》 《雅舍轶文》等。 梁实秋的散文风格 梁实秋以其独特的风格、个性,在我国现当代散文史上自成一家。读梁实秋的散文,短小精悍,一股清雅恬淡的风味携着幽默风趣的温淳气息,会时时扑面而来。这种韵味正是他个性中幽默、通脱、雅健等气质在艺术中的流露。梁实秋所有的言事、抒情散文,无不洋溢着学者加绅士的雅隽格调。即便是对上流社会之世态炎凉、企慕虚荣、阿谀奉承给以直面针砭、讽刺的散文,也都是委婉和蔼、雅而不谑,显现着作者文笔的老辣、深刻、机智、俏皮。 与韵味相一致的,是梁实秋散文语言的清畅洁雅、凝炼隽永。他行文无拘无束,自由洒脱,常常在谈中外,说古今,旁征博引之中,了无痕迹地酿成熔文言俗白于一炉的斐然文采。他不但“致力于字句的推敲”,“要把自己的意念确切地表达出来”,而且能够做到抉隐发微,掘其底蕴,这就使他的学者式的散文更见文气典雅、隽永耐读的风采。 二、其人其文 《雅舍小品》:所谈全是人生中凡人小事。 可分为几类:各色人等,世相情状,文化艺术,生活习俗,日用器物,等等 三、文本分析 随笔写人生琐事,单纯记录描写世相细节并不难,难的是能于众人熟视无睹处发现人生的荒谬愚蠢,可笑可叹,进而有所感悟,以此提醒读者不妨作点反省,看自己是否可笑人做了可笑事。 本篇颇能体现梁实秋文章的特点。 三、文本分析 1. 层次: 开端,写棋迷下棋时的情状 以下,写棋盘上竞争心的生动表现, 其次,写看棋者的情状, 最后,发表评论,点睛 三、文本分析 2. 写作特点: 随笔—— 浅层:写人生琐事,记录描写世相细节 深层:于众人熟视无睹处发现人生荒谬愚蠢,可笑可叹,进而有所感悟,提醒读者作点反省 三、文本分析 温文典雅,含蓄简练,深得中国传统笔记小品的精髓; 睿智渊博,不动声色的幽默调侃,来自英国随笔散文的熏陶浸染。 融会贯通,浑然天成,无雕琢文字、卖弄学问之迹 三、文本分析 3. 背后的的文学趣味和人生姿态 强调文学独立价值非功利的审美趣味 强调文学的艺术感染力 四、思考与讨论 1. 你认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逃课,迷恋游戏等现象的反思。.ppt
- 大学画法几何7截切体.ppt
- 大学英语1期末复习.pptx
- 大学生心理班会讲稿.ppt
- 大学英语4 单词讲解.ppt
- 大学英语2 UNIT4.ppt
- 大学英语2 UNIT6.ppt
- 大学英语B级词汇表手抄版.docx
- 大学英语B统考要求掌握3000词汇.doc
- 大学英语II 第2单元.doc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崇州市桤泉镇思源学校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docx
- 收费站内部培训.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凉山州年中考数学试题.docx
- 收费站站务管理规范与优化方案.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卷.docx
- 收银员售票培训.pptx
- 收银员培训教程.ppt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初三毕业调研考试英语试卷(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九年级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卷(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