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技能一2010.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的教学技能() 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才能。”本试图 第一 因材施教的技能 因材施教,是指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进 教育的对象,除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外,还在性格品行、兴趣爱 一、了解因材施教的历史渊源 因材施教是春秋时代大教育家孔子开 然而,把孔子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加以总结,归纳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的,是千余 批判地继承和发展我国因材施教的优良传统,是教学改革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 二、掌握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包括薄弱环节)、智力状况(记忆、观察、理解、思维等方面的状况)、心理品质(理想、动机、信心、毅力等)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作全面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学业成绩 (一)定向施教 每个学生的智力发展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学生善于观察,有的学生善于思考, (二)分层施教 学生的认知基础、个性特长、智力状况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学生的学(优生组)、(中等生组)、跃进层(问题生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向学生 (三)发展学生特长 据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历时十多年的研究,每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见邓彤主编:《学会学习——未来人的生存方式》第410页,2000年版)由于这7种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939年在重庆创办的育才学校,按照学生各自的特殊才能,分别 三、构建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 随着创新教育的倡导与发展,学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适时推出“多学科分层A、B、C三个层次,分层次在不同的教室上课。这样,同一个学生,这 第二 实现教学目标的技能 教学目标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指标,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教学目标不同于过去讲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针对教师而言,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为教师的“教”指出方向;教学目标是针对学生而言,直接对学生提出要求,为学生的“学”起着向导作用。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制约着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它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能否实现教学目标,是检验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尺。 一、能正确制订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科知识特点,在掌握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编制各学科教学目标分类参照系(认知、技能、情感领域),即总体教学目标分类表,具体揭示每类教学目标在学科教学中的特殊要求和内涵,这是教师设计、制订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可以分为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由于课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虽然对各个层次的目标都要加以考虑,但着重点是对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应做到:一是内容全面。除了顾及认知领域的目标外技能和情感领域的目标,并能体现这三类目标的相互联系,形成目标系列。二是层次分明。能把握课时目标要求的层次。在认知领域中,一般将目标要求划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目标内涵都要有明确的规定。三是要求适度。课时目标是课时内容的提炼,既符合大纲、教科书的要求,又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合情合理,不能偏高或偏低,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四是具体可测。涉及目标的知识点应达到的水平层次要明确具体,要体现大纲、教科书在本课时对这个知识点的特定要求,不能含糊不清 可测,是指每项目标要有明显的检测标志,能从学生行为上反映出来,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二、能恰当表述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界定和表述往往同“教学目的”混为一谈。对教学目的一般采用“认识”、“了解”、“领会”、“体会”、“掌握”等反映内在意识和心理状态的内隐体验动词来表述,因而比较抽象、笼统、模糊,这仅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期望, 其结果是否符合愿望,难以预料和检测;而对教学目标的表述则多采用“说出”、“写出”、 “归纳”、“说明”、“列有可操作性,它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结果的一种规定。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得见,可检 表述教学目标应当注意: (一)表述教学目标的主语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 不能把教学目标写成“向学生阐明”或“使学生理解”。因为这是 (二)表述教学目标时要突出目标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特征 努力做到:1.教学目标是教学内容的纲领性要点;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性3.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的激励性阶梯;4.教学目标是教学结果的评价性标准。抓 三、能灵活展示教学目标 教师展示教学目标的方法灵活多样。一是在上课伊始把教学目标直接展现给学生,这 四、能熟练进行导学达标 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环,重在一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