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 此心安处是吾乡——读苏东坡诗词札记
2012-06-03 22:50:12
浏览 67 次?|?评论 0 条
1.“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苏东坡不知道多少回告诉乡亲:“我今年一定回家!”结果还是没有回。那思念和愧疚岂不正是“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日前师妹从上海打电话问:“师兄,周杰伦的歌为啥叫个‘东风破’?”我哑口无言。现在可以用“东风吹破千行泪”搪塞了。“谁再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著你走过/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故乡是不会分手的情人。
2.受苏东坡“乌台诗案”牵连,朋友王定国被流放广西,其歌女柔奴颇有才,当东坡问曰“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时,柔奴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东坡因此填《定风波》一阕,末句曰:“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别传就是自传。表扬歌女实在不过是自况甚至是后来身世的预言。而此句化用了白居易“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初出城留别》)和“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种桃杏》)。以前颇有几位学生问我“心安是归处”的出处,只说仿佛记得是白乐天,这回忘不了了。而从中亦可见古人“偷”的功夫司空见惯,歌女都随手拈来,何况大学士。又如他的“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江城子》)稿费至少一半应该发给钱起。
3.“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满庭芳》)这后二句恰是其《行香子》的收束:“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奶奶的,贬来贬去,四处飘零,雪上加霜,居然伤不到诗人的心,如今谁还能够如此潇洒?一个人喝醉一次并不难,难的是百年期间天天喝醉共计三万六千场而乐在其中。似乎泰戈尔说过:最高境界是屡屡喝醉而毫不改悔。高人方有此妙语矣。
原来,伴随“一曲满庭芳”喝醉也是另一种“心安”。烟雨(总要)暗千家,诗酒(何不)趁年华?(《望江南》)老苏没有读过心理学系,那自我调节能力从何处学得的?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顺便说一句,苏东坡的“排比情结”常常按捺不住,如“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行香子》)。改一字二字,味道顿出,绝对的“一字不易”。
4.“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临江仙》)本来是送朋友做官,说着说着自己比朋友还难受了——“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也!
齐秦悲鸣:“我一个人,在路上,独自彷徨”。
闻一多说:“年华那朋友真好,他转眼就叫你老”。
谁不是送往迎来的“行人”?
不过,谁不是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
“且趁闲身未老”,四海为家地走走,“风波浩荡足行吟”地走走,每到一处就建他一座西湖,喝他一阵美酒——我们只是这样想想,苏东坡却是这样做了。
这就是真诗人与书呆子的区别。
5.“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仗听江声”。——何必那么执著地敲门呢,不开门算了,老苏不摆领导的架子,且去听听是不是“涛声依旧”!
放到现在可不行,领导回来了,敲不开门!你随从干啥吃的?老子先撤了你!
当然,带11个二奶出国考查的除外。
6.“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南歌子》)——与李煜《乌夜啼》里的“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不妨对读,李后主景语就是情语,格调不变而文雅顺达。而苏东坡上篇收束“梦里栩然蝴蝶一身轻”还是模仿秀,到了下篇就近乎“恶搞”:“湖边沙路”是说明文,不是诗,而“免泥行”更是木讷的叙述——泥多了粘脚,沙地便不必担心。可是放在词里,依旧是自得其乐的东坡风格。“以文为诗”可以,“以文为词”当然更可以,词乃是“诗之余”,更其自由的。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不问不问,“王顾左右问湖沙”得了!
7.“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江城子?别徐州》)
洒家距徐州百十公里,表弟表姐都定居于彼,去过多次,却没有些许留恋。而东坡先生却“青山一发是中原”,流连忘返,真是难能可贵的“处处留情”啊!不过还是要问一句:“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是留恋的原因还是结果?
读至“背归鸿,去吴中”,一笑,原来闻一多的“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由此而来。
至“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心想,他是四川人,不说岷江、嘉陵江、金沙江,说湖北的江干啥?再看注释,“楚江东”指的是浙江湖州:他的新工作地点。而且,“楚江东”也可以泛指——嗨,将来我的孙子辈恐怕更难理解韩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