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承担.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孩子学会承担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拥有的是祖辈父辈的双重呵护,知道的是自己不能缺吃少穿,不能少玩少用;缺少的是人格的树立,是对理想的追求,是对国家、民族的责任。不时有媒体报道,花季少年负气出走或轻生自杀的消息,有的缘于承担不起学业的负重,有的缘于经受不起些许的挫折和失败。太可惜了!生命就在一念之间消失。是谁让他们变得这样?是父母?是社会?还是我们的教育?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自己、对家庭缺乏责任感。没有责任感的人就没有理想,没有理想的人就没有志气,没有志气的人不可能很勤奋、很珍惜少年时光。这样的孩子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无所用心。只有那些对自己、对家庭十分有责任感的同学才能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勤奋学习,不断进步。那么,我们该有怎样的责任心?我们该从那些方面去努力成就自己的责任呢?让我们一起细细研读以下的经典故事,从中去感悟。 承担责任:机会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中的一份子。我们说孩子缺乏责任感,首先看看家庭是否给予了孩子承担责任的机会。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草地上,孩子摔倒了,母亲教孩子骂“草地坏坏”;吃饭时,孩子把桌上的碗碰翻了,妈妈忙怪自己没放好;孩子吃饭把饭粒洒了一地,妈妈就会迅速夺过碗,取而喂之;如果孩子去洗碗,碰破碗盘时,父母就会让孩子靠边站;上学放学时总会看到父母或爷爷奶奶为孩子提书包……长此以往,孩子依赖性增强,承担力减弱,责任心也随之萎缩了,长大了怎么承担起对父母、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呢?如果不能受挫,偶然失败就自杀,是因为长期一家人围着他一个人转,导致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冷漠,他心中只有自己,“自己”都没有了,还有什么让他能够承担和不能舍弃的呢? 【经典故事1】1999年获得山西省高考文科状元的陈胜被北京大学录取后,经常在各种场合遇到一些家长和学生向他追问成功的秘诀。他后来感慨地说:“看到求教者热切的眼光,我总是感觉到非常的为难。我之所以能考入北京大学,绝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特别有用的秘诀,而是因为当我在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了,我已经很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了。我不能眼看着我的亲人们再为柴米油盐而发愁,我不能让我的亲人们再贫困地苦苦挣扎,一句话,我不想看着爱我和我爱的人们继续承受他们正在承受的苦难!所以,我必须好好读书,只有这样,我才有可能改变亲人们的命运。 小时候,我家里特别的贫困。我小时候,家里经常连几元钱甚至几角钱的现金都拿不出,我至今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上学要用两角钱,家里拿不出,妈妈只好去别家借,后来还因此受别人的嘲笑。全家人的吃穿用都已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了,全家的衣服都由母亲或奶奶亲手缝制;一年到头饭桌上摆的都是自己腌的咸菜,能有一盘炒菜就算很难得了;全家没有一样像样的家俱,时至如今,十几年了,家里添置了两样家俱:一台勉强能看的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一件自己做的立柜;我们兄妹三个童年时代也从不曾与糖果、玩具之类有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生在这样的家庭,我很小就懂事了。我知道家里的一针一线都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我从不向父母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只要可能,我尽量节省,我从来不曾主动要求父母买零食或新衣服或玩具,现在想起来,我有时忍不住为自己感到骄傲;我懂得体谅亲人们的艰难,我从不曾因为物质条件的窘迫而对亲人有过一丝一毫的埋怨,我很清楚,他们已经付出了太多,给予我太多,他们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绝不亚于天底下任何人,穷困不是他们的错,我对于他们只有感激和愧疚。 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从不曾忘记我肩负的责任,正是它伴随我走过十几年的求学生涯,随时给我以鞭策和激励,没有它,我也许不会“成功”。 当然,我举这个成功者的例子,并不是说所有贫困家的孩子都有责任感。也有很多同学,虽然他们的家庭很贫困,但他们却并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他自己不仅没有产生丝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他们不仅不与同学比学习、比勤奋,反而与别的同学比吃穿,有的同学甚至嫌弃自己的父母没能耐。有个小学五年级的女孩,母亲离婚后一个人供她上学,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每月辛辛苦苦打零工的收入只有三百多元,可她参加班里组织的春游时,一餐就吃了80元。这样的孩子是不可能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的,也是不可能成才的。 值得同学们注意的是,很多富裕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父母的过份呵护和溺爱,不仅自己从没经历过任何苦难,而且对那些从小就有强烈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成长起来的人不理解,觉得自己家庭环境完全是另一种状况,觉得自己与贫困生没有可比性,因此,不能象他们那样努力奋斗。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片面的,有的是在为自己找借口。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应该学习的是榜样们那不怕困难、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品质。人家在那样艰难的情况下况且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