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黄金矿产资源概况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北部,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金矿是贵州的重要矿产,然而在1978年前还是一个黄金资源贫乏的省区,全省探明储量不足半吨。自1978年以来短短的十余年中,金矿勘查有了重大突破,资源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找到了国内新类型一微细浸染型金矿,使贵州黄金开发出现了崭新的局面,而且为全国金的找矿提供了宝贵蚵弪验,促进了同类型金矿在有关省区的不断发现。
黄金资源现状 贵州金矿地质工作开展的较晚,1935至1977年40多年主要在贵州东部地区寻找含金石英脉及其砂金,但收效甚微。从1978年开始至今是贵州金矿普查勘探的重大转折时期,各地质队伍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努力,找到并探明了具有工业远景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截至1989年底,全省共发现金矿床(,点)163处,其中金矿床25处,包括岩金矿床20处(特大型1处,大型2处,中型4处,小型13处),小型砂金矿床2处,小型伴生金矿床2处,小型共生金矿床1处,分布在全省27个县(市)。
到1989年底,全省累计探明金矿储量54.930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42.251吨),占全国累计探明储量的-1.13%,居第24位。全省保有储量为48.163吨(其中上平衡表储量41.934吨),占全国保有储量的1.21%,居第23位,其中岩金保有储量44.704吨,伴生金保有储量1.484吨,共生金保有储量1.975吨。已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16.559吨,未利用矿床占有保有储量为31.604吨。据目前正在勘查的8个矿床预测,可获金矿储量112吨,其中“八五”期间新增金矿储量可达98吨。
黄金生产概况 截至1989年底,全省已建小型岩金矿山3个,生产规模为200吨/日,生产能力148公斤/年,占有储量5.124吨。在建和“八五”期间拟建矿山7个,总生产规模1905吨/日,预计“八五”新增生产能力为2599公斤/年。
1989年全省黄金产量为168公斤,居全国第23位,矿产金产量165公斤,居全国第20位。“八五”末期预计矿产金产量为1400公斤。
金矿地质特征 贵州是我国沉积岩最发育的省分之一,侵入岩很少,主要分布在从江和梵净山地区。构造运动以武陵运动和中生代的燕山运动最强烈,影响巨大。武陵运动使下板溪群紧闭褶皱,变质剧烈,形成扬子区古构造基底。燕山运动不仅使第三系普遍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并且使上板溪群至白垩系地层普遭褶皱和发生断裂,今日的山川面貌为燕山运动所塑造,各种构造形态和构造体系的形成及热液矿产的赋存与之密切相关。
根据贵州省金矿的分布及成矿地质特征可划分三个成矿区:
1、黔东成矿区 是贵州最早的产金基地,分布在天柱一黎平县一带及印江县梵净山地区。区内主要赋矿地层为元古宇板溪群(梵净山地区称梵净山群),其原岩为一套含碳碎屑岩建造,经受低一中级程度的变质作用,主要由各类片岩、变粒岩、片麻岩等组成。区内构造发育。本区金矿以石英脉型和砂金矿为主,规模都比较小,石英脉单脉一般仅厚0.2一O.3米,品位一般在3—5克/吨,由于地表植被覆盖,找矿难度较大。现已发现的有天柱县金井、下达、桐落坪等小型石英脉型金矿。砂金矿一般是阶地砂矿,多数上覆农田,只能小规模开采。
2、黔南成矿区 位于三都县一丹寨一带,是我国重要汞矿产地。赋存汞矿的地层主要是寒武系灰岩及泥灰岩。近年来,随着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深入研究,又在汞矿(或锑矿)床中发现了独立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分布在一定的层位中,并产于断层破碎带内,矿。由于矿体地质情况复杂,品位较低,砷含量偏高,资源的一个远景区。
为不可见金,例如丹寨四相厂金矿、三都县苗龙金金粒极小,目前只部分开发利用,是贵州扩大金矿
3、黔西南成矿区 是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分布在兴义、兴仁、安龙、册亨、望漠及贞丰等县(市)范围内。该地区原为一已知汞、锑、砷成矿区。70年代以前,在该区并无金矿发现。自70年代末开始,在寻找新类型金矿床思想指导下,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业已证实本区实为以金为主的金、汞、锑、砷成矿区。区内现发现特大型金矿床1处(紫木凼),大型金矿床2处(戈塘和烂泥沟),中小型矿床十余处。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还会发现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金矿床。目前在毗邻的桂西北及滇东南地区也相继发现同类型的金矿床,形成“黔桂滇金三角区”,找矿前景十分可观。本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储量大、品位低、颗粒极细,并伴生有硫、砷、碳等有害杂质,选矿难度较大。若原生矿的工业选矿试验成功,贵州黄金产量将会大幅度增长,使本区不仅在贵州省内,就是在全国也将成为一个新的黄金生产基地。本区具有良好的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地处扬子板块西南缘,加里东期板内裂陷槽内,沉
文档评论(0)